就在昨晚,阿里突然甩出王炸,千问APP公测版正式上线,直接对标ChatGPT,瞬间点燃市场。公测首日甚至因用户涌入过载导致服务短暂拥堵,这种火爆程度仿佛重现当年微信上线的盛况。
阿里的股价今天也应声上涨,但在我看来,比这更值得关注的是资金正持续涌入的$恒生科技ETF(SH513130)$——近20个交易日资金流入超过33亿元,规模最高突破430亿。背后反映的是市场对港股科技板块的重新认识。

一、说回千问,它不是普通APP,而是阿里生态的“核弹级入口”
阿里这次押上的不仅是技术,更是整个生态的终局野心。管理层将千问定义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而且资源倾斜堪比阿里云当年的战略级投入。更关键的是,千问计划整合地图、外卖、购物、健康等阿里全场景服务,目标是成为用户“出门只需带一个APP”的超级管家。这种生态协同一旦跑通,阿里旗下电商、文娱、本地生活业务的用户黏性和变现效率将迎来质变——恰恰是港股科技龙头独有的“场景护城河”。
二、算力军备竞赛开启,港股AI产业链藏不住的价值
千问背后是阿里未来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投入,而这场算力狂欢才刚刚开始。随着千问用户量级扩大,Token调用和推理需求将指数级增长,直接拉动服务器、数据中心、光模块等底层硬件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云提出的计算池化解决方案已能大幅提升GPU利用率——意味着同样的算力投入能支撑更多应用落地,形成“模型优化→应用爆发→收益反哺”的正向循环。而恒生科技ETF(513130)一篮子打包了从芯片到云服务的全产业链公司,恰好成为押注这轮算力周期的高效工具。
三、估值洼地遇上技术奇点,港股科技迎来“戴维斯双击”
当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仅22倍,比纳斯达克折价近一半,但市场忽略了一个关键变化:像阿里这类企业正从“商业模式创新”转向“技术驱动增长”。Qwen系列模型全球下载量已破6亿,连AirbnbCEO都公开承认“大量依赖Qwen”,这种技术出海意味着港股科技公司的盈利模型正在重构。随着千问推动阿里电商推荐算法从“猜你喜欢”升级为“未开口即推送”,未来毛利率和用户LTV(生命周期价值)的提升空间很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我觉得恒生科技ETF(513130)的优势在于三点:第一,避免个股黑天鹅——阿里千问再强也可能面临竞争摩擦,但ETF分散持仓覆盖30家龙头;第二,低成本捕捉趋势——0.2%管理费远比主动基金划算;第三,流动性无忧——支持T+0交易,随时应对市场波动。从业绩看,该ETF近一年收益率达30.43%,在震荡市中展现韧性。

现在布局港股科技,本质是在赌中国AI生态的爆发——千问这类应用将像当年的移动支付一样,把技术红利渗透到每个消费场景。当美股AI概念股高耸入云时,港股这些手握数据、场景和用户的技术派,或许才是真正被低估的“原始股”。#锂电池行业拐点确立!锂电大周期来了?##华为将发布AI领域的突破性技术##今年买基金赚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