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云栖大会刚启幕,阿里云亮出的144节点高密度AI服务器、HPN8.0高性能网络架构,再加上上百家企业的AI落地案例,给科技赛道的“景气度做实底”。背后的算力突破、自主可控、AI应用深化主线,恰好是恒生科技指数的核心配置逻辑。
今天深扒一下我看好的$恒生科技ETF(SH513130)$ 这只场内标杆的硬实力,再说说场外搭档$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5311)$ ,怎么借这两只工具接住产业红利,还能少踩坑。
先聚焦恒生科技ETF(SH513130)$的“不可替代性”——它的优势远不止“能买港股科技股”这么简单,每一点都切中投资者的实际需求。
第一是规模与流动性的“安全垫” :截至最新数据,这只ETF规模突破397亿份,在全市场跨境科技ETF里稳居第一梯队;日均成交额超50亿元。对投资者来说,流动性就是“逃生门”和“入场券”,要知道科技板块波动本就大,流动性差的产品很容易“在波动里吃暗亏”。
第二是跟踪精度的“确定性” :ETF的核心价值是“复刻指数收益”,这只产品的年化跟踪误差控制在0.3%以内(数据来源:基金2025年二季报),远低于行业平均的0.5%。简单说,要是恒生科技指数涨10%,你持有的ETF大概率能拿到9.7%以上的收益,不会因为基金经理的调仓偏差“跑输主线”。
第三是成分股结构的“攻守平衡” :恒生科技指数对单只成分股权重上限设为8%,前十大成分股里,腾讯(AI大模型+产业互联网)、阿里(云计算+算力基建)、中芯国际(半导体自主化)各占约8%——既精准卡住云栖大会指向的核心赛道,又避免了某只个股暴雷导致指数大幅回撤。这种分散性在当前估值修复阶段,安全性明显更高,既能吃到龙头成长红利,又能降低“黑天鹅”风险。
第四是费率的“性价比” :这只ETF年管理费0.2%+年托管费0.05%,合计0.25%的费率,在跨境ETF里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别觉得费率差距无所谓,按10万元本金持有5年算,复利效应下,0.85%费率比1%费率能多赚近千元——长期投资里,“省下来的费率就是赚的收益”
场外投资者也可以借道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5311)布局:它90%以上仓位投向前述ETF,相当于间接打包了港股科技龙头,更关键的是C类份额“零申购费+持有7天免赎回费”,定投或逢低加仓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且其夏普比率达1.33(Wind数据,截至2025.6),远超同类QDII基金——意味着“承担单位风险能拿到的收益”更优,风险收益比更划算。
再看基本面支撑:当前恒生科技指数PE仅23.47倍,处于近5年33.72%分位,比纳斯达克指数(PE45倍+)便宜一半还多,属于“成长属性没打折扣,估值却在地板上”;资金面上,今年南向资金净买超万亿,40%流向科技板块,恒生科技ETF(SH513130)单只就吸金超百亿,汇丰、UBS等外资也在持续加仓——这种“低估值+资金抢筹”的组合,本身就有强修复动力。
现在来看,云栖大会展示的“云智一体”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未来5-10年科技产业的主线——AI算力、自主可控、数字经济这些领域,恒生科技的成分股都在真金白银投入(比如阿里AI+云capex同比增220%),长期业绩弹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英伟达巨资押注OpenAI,能否引领AI未来?##“924行情”一周年 你赚了多少?##光刻机反复走强!行情规模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