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首个交易日,港股科技板块迎来强势反弹,恒生科技指数高开高走,单日涨幅达 3.08%,科网龙头、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细分领域集体上扬,小米集团-W涨超5%,中芯国际、理想汽车等标的涨幅居前,不仅补上了五一假期全球市场交易的收益缺口,更以领涨姿态拉开红五月序幕。但市场不禁关注:这波“开门红”究竟是短期情绪驱动,还是中期估值修复的起点?
支撑这波行情的,是内外资的“双向奔赴”。4月南下资金以1666亿港元的单月净流入创港股通历史新高,9个交易日单日净流入超百亿,4月9日单日扫货355亿港元的峰值,清晰展现内地资金对港股科技“估值洼地”的强烈看好。
与此同时,香港金管局5月初单日买入465亿港元美元以稳定汇率,侧面印证了外资对港股的强劲需求,港元被持续“买贵”,本质是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集中加仓。内外资共振,为行情奠定了扎实的资金基础。
人民币汇率的快速走强,则成为关键催化因素。五一假期期间,离岸人民币汇率升破 7.20关口,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对于以美元计价的外资而言,人民币升值直接提升了港股科技股的“性价比”:一方面,腾讯、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的盈利以人民币结算,汇率回升让其港元资产的估值吸引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全球资金正从高估值的美股转向低估值的港股。
当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TTM)21.69倍,仅为纳斯达克指数的60%,且近十年分位 18.55%的估值水平,意味着过去十年超80%的时间其估值都高于当前,安全边际清晰可见。
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高效把握这一机遇?聚焦港股科技核心资产的$恒生科技ETF(SH513130)$ 有望成为优选工具。该基金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覆盖50只港股科技龙头及高成长标的,既包含腾讯、阿里巴巴等市值超万亿的互联网巨头,稳定基本面;也纳入小米集团、中芯国际等硬科技企业,捕捉技术突破红利,从行业分布看,指数涵盖互联网科技、智能汽车、生物医药等多元领域,避免单一赛道风险,同时聚焦研发投入高、增长潜力大的企业,前十大成分股研发费用占比均超20%,成长性明确。
场外投资者也可关注其联接基金,$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5311)$,该基金适合短期波段操作;值得注意的是,联接基金 10 元起投,门槛极低,工薪族也能轻松布局。
当前港股科技正处估值修复初期,人民币汇率回升、外资回流、企业盈利改善等多重利好共振,为行情提供持续动力。对于希望分享科技成长红利,又不愿承担个股风险的投资者而言,恒生科技ETF(SH513130)及其联接基金通过“一键打包核心资产”的方式,既规避了选股难题,又能捕捉AI、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元赛道机遇,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务实选择。随着5月行情展开,不妨借道这类工具,在港股科技的估值修复周期中抢占先机。#金价大涨!还能上车吗?##记录我的五月操作##互联网巨头抢购算力资源!投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