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全球股市在宏观扰动中剧烈分化:美股三大指数累计跌幅超8%,日经225 指数跌逾11%,而港股市场却以恒生科技指数15%的涨幅领涨全球,南下资金年内净流入超 3200亿港元。这场独立行情的背后,是港股新经济资产在资金结构、产业趋势与估值性价比的三重优势下,成为全球投资者的 “确定性选择”。
一、三大逻辑支撑逆势突围
资金结构深度优化:内地资金持续南下,2025年前4个月流入规模达2024年全年的70%,超60%集中于科技、高端制造等新经济板块。同时,MSCI指数3月被动增持港股科技龙头超50亿港元,外资对港股“低估值+高成长”资产的配置重启,内外资形成共振。
产业优势独占性凸显:恒生科技指数汇聚腾讯、中芯国际等30家新经济龙头,60%成分股在A股无直接对标,覆盖AI算力(权重25%)、创新药(18%)、智能汽车(15%)等黄金赛道。2024年成分股净利润同比增长22%,远超港股整体水平,技术落地正转化为业绩增长。
政策与估值双重护航:参考2018年关税周期经验,自主可控板块在扰动期表现更优,当前港股科技股受益于内地数字经济规划与香港“再工业化”政策,叠加28倍PE(近三年20% 分位),性价比显著高于美股科技板块(45倍PE)。
二、情绪底与价值底共振,业绩驱动行情深化
当前港股处于 “三重底部” 叠加期:
1)估值安全边际充足:恒生科技指数PEG仅0.93(2025年业绩增速预期30%),低于科技行业平均水平,配置赔率优势明显。
2)情绪指标释放积极信号:美股VIX指数攀升至30以上,但港股卖空占比回落至18%,主动型基金港股仓位提升至15%,恐慌情绪充分释放。
3)长期资金加速入场:全球前20大主权财富基金中,12家在2025年Q1增加港股配置,中芯国际制程突破、腾讯视频号收入增长40% 等基本面改善,推动行情从“流动性驱动” 转向“业绩驱动”。
三、恒生科技ETF 的三大核心优势
面对港股新经济机遇,$恒生科技ETF(SH513130)$及其联结基金$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5311)$凭借三大特性,成为投资者的理想选择:
精准覆盖核心资产,一键布局黄金赛道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聚焦30家港股科技龙头,前十大成分股占比65%,涵盖AI、硬科技、创新药、智能车四大高增长领域。过去三年年化波动率10.18%,低于同类A股科技指数,风险收益比更优。
双渠道配置 + 低费率,适配不同投资场景
场内ETF日均成交额超5亿元,流动性充沛,适合实时交易;场外联结基金(C类 015311)提供0申购费、7天0赎回费,支持定投或闲钱理财,尤其适合场外投资者。管理费仅0.15%/ 年,显著低于同类港股QDII基金(平均0.6%),长期持有成本优势突出。
多元配置平衡风险,捕捉成长弹性区别于单一行业ETF,指数采用“互联网+硬科技”配比(40%+60%),2024年Q4互联网调整时,硬科技成分股逆势上涨12%,平滑组合波动;2025年AI行情中,单月涨幅达18%,跑赢恒生指数10个百分点,实现抗跌性与进攻性的平衡。
在全球资产性价比重估的背景下,港股新经济资产以“业绩确定性高、估值安全边际厚、资金认可度强”的独特优势,成为穿越周期的优质选择。而精准聚焦这一赛道的恒生科技ETF 及其联结基金,正为投资者打开高效配置的大门。#人形机器人板块大涨,产业前景被认可?##港股腾讯首次成为公募基金第一重仓股##特朗普喊话鲍威尔:望美联储积极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