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港股一开盘就有点“火药味”:前一天刚因为骑手“二选一”争议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京东和美团,股价直接低开下挫,截至发稿,京东跌6.75%,美团跌6.01%,连带着科网股板块集体承压。昨晚美团刚发完声明,今早刘强东送外卖的话题又冲上热搜,资本市场的情绪显然被这场“外卖大战”搅动了。
但仔细想想,这种短期争议性事件砸出的“黄金坑”,反而容易被聪明资金盯上。历史经验告诉我们:2022年11月美团因反垄断调查跌超15%,结果不到3个月反弹45%;2023年京东物流争议时股价回调20%,随后被南向资金狂买120亿港元,每当龙头因短期事件被情绪错杀,往往是长期布局的好时机。毕竟外卖业务只是美团和京东的“冰山一角”:美团到店酒旅业务毛利率超80%,2024年营收增速达25%;京东3C家电供应链覆盖全国90%的区县,即时零售订单量同比涨38%,这些核心优势并不会因一场争议而改变。
机构也在用行动“投票”:尽管股价大跌,$恒生科技ETF(SH513130)$早盘成交额突破4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激增40%。而且这只ETF恰好同时重仓美团,更覆盖腾讯、阿里等30家科技消费龙头,单只个股的波动被分散到整个组合中,抗跌性比单买个股强3倍。
当前港股科技股的“安全垫”有多厚?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14倍,处于近三年15%分位,比2021年高点打了四折。美团动态PE回落至21.57倍,低于2020年以来60%的时间;京东市销率1.2倍,相当于用2019年的估值买2025年的增长,机构预测两家公司2024年净利润增速均超20%,业绩韧性足以消化短期情绪冲击。
更关键的是,这场“外卖大战”本质上是即时零售万亿蓝海的预演。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美团的“万物到家”和京东的“自营秒送”都是在抢占“30分钟达”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与其纠结两家公司的短期博弈,不如借道ETF打包整个赛道:前十大成分股中,美团掌握60%本地生活流量,京东物流覆盖1500 个区县的即时配送,腾讯微信九宫格为外卖场景导流,一次布局就能抓住 “即时零售革命” 的所有核心玩家。#现货黄金续刷历史新高,还能上车吗?##刘强东亲自送外卖!京东能否“掀翻”美团?##特朗普再喷鲍威尔,美国股债汇三杀#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