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不是我标题党哗众取宠,这是现实,以至于焦巍,这个以前因为“南宋”而出名的基金经理也在季报引用了这句话。
也包括比如景顺长城基金的杨锐文,也写了这事,原话是:今年以来,A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分化,整体表现为“重外需、轻内需,重科技、轻消费”。外需导向型行业及科技成长板块估值持续提升,而内需与消费板块则普遍承压。究其原因是,市场对中美贸易冲突的担忧大为缓解,但是,对地产风险与经济复苏动能依旧充满担忧。
熟悉我的人知道我的,杨锐文的季报因为写的长,我个人是比较喜欢,所以也经常点评,后续我们继续解读。
兴全的谢治宇算是比较坚定的看多科技派了,季报直接写了:科技和高端制造的基本面很强劲,基本面和流动性的良性互动可能刚刚开始。
谢治宇的持仓个股也基本都是科技和高端制造。
其实最好玩的是张坤的季报。张坤的持仓风格大家都知道,张坤持有个股都很长时间。但是好玩的现象来了:白酒跌得多,所以导致张坤的基金白酒个股持仓下降,互联网个股三季度反弹,张坤甚至都被迫减仓,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知道,基金有个股持仓10%的限制,涨太多了,所以必须要减仓。
此消彼长,也映衬了我这篇文章的标题,也就是现在的情况,只要不买白酒或是不买消费,赚钱像呼吸一样简单。买了白酒或是消费,呼吸像赚钱一样困难。
下图,大家看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基金(也就是原来大名鼎鼎的易方达中小盘基金),我特意标出了三个个股:阿里巴巴、五粮液和京东健康。不是说别的个股不好,比如腾讯控股也很优秀,但是我选的三个个股是有代表性(利益声明:本人无上述个股持仓,仅为行文叙述)。
我又列出来一个半年报的630持仓。
1、京东健康我们看二季度,张坤的这个基金,二季度时候持有1080万股京东健康,市值4.2亿,季报只列出来前十大重仓股,但是半年报让我们知道了这是位列第12大重仓股。
三季报显示张坤这个基金,还是持有1080万股,市值已经变为6.5亿,变成第八大重仓股了。持股数量不变,全靠股价上涨,从第12大重仓股变成第8大重仓股了。
你看到如果有人分析张坤,说张坤加仓京东健康,那么不好意思,易方达优质企业这个基金来说,张坤真没加仓(张坤别的基金,限于时间因素我还没来得及看)。如果有人这样写了,那么这人肯定不认真。
二、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三季度的走势很强,大家都知道。二季度时候,阿里巴巴是张坤这个基金的第六大重仓股,持仓1200万股,结果三季度阿里巴巴涨的太狠,而基金又有单一股票10%仓位限制,张坤一路被动减持到821万股,结果阿里巴巴还是第一大重仓股。
涨得太多,以至于张坤被迫减持,当然你看腾讯控股,张坤也被迫减持了。
三、五粮液
说了京东健康和阿里巴巴这样的科技企业,那么说一下五粮液。泥沼老哥,为啥不说更有代表性的贵州茅台,要说五粮液?
你听我给你分析,五粮液在二季度是张坤第二大重仓股,1039万股,三季度张坤持股五粮液数量还多了几万股,1044万股,持仓数量增加,反而从第二变成第五大重仓股了,没办法谁让阿里和腾讯涨的多。
贵州茅台虽说张坤也增持几万股,但是排名没变,泸州老窖是张坤减持了,所以你就知道我为啥要写五粮液了,戏剧性更佳。
现在就是这个情况,拿着白酒或是消费,确实就是这样,虽说二、三季度,招商中证白酒基金都净申购,但是这就是白酒或是消费的底部了吗,不好说。
所以我觉得大家其实主力仓位更多配宽基就行,小部分仓位博弈,老登小登去争论没必要,主力仓位配宽基意味着大家主仓位能跟上大盘,至少不会输。
我就是这样,我红利仓位不少,相反科技仓位不多,但是我主力仓位还是沪深300和中证A500,至少主力仓位能让我跟上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