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13日讯(记者王海春)碧桂园10月13日公布了9月份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该公司披露,2025年9月,碧桂园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25.8亿元,权益销售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
从今年累计销售情况来看,据中指院监测数据,2025年1-8月,碧桂园以274.6亿元的销售额,排在全国百强房企销售榜第19位;其今年前8个月以229.3亿元的权益销售额,排在第18位。以此计,结合碧桂园今日公布的9月业绩数据,该公司今年前9个月权益销售额,约255.1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庞大的在建项目、土地储备以及债务规模,按碧桂园目前的销售业绩及资金回笼速度,其在资金周转、债务偿还及企业运营方面,仍面临一定压力。
据碧桂园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30日,碧桂园拥有3077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项目,其中3043个位于中国内地,34个位于中国内地以外。今年上半年,其在中国内地权益可建建筑面积约10365万平方米,其中77%分布于广东省以外。
负债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碧桂园总负债约8854.1亿元。据亿翰智库统计,碧桂园、万科A为债务降幅位列前10名的房企,较去年6月末的负债规模降幅均超过10%。
亿翰智库分析师指出,当前市场环境下,“活下去”成为不少出险房企首要目标。部分企业收缩投资、暂缓拿地、甚至退出房地产,以各种方式来化解风险。
“由于不少企业现金流持续紧张,加之资产价值缩水或已处于抵押、质押状态,债务重组成为当前阶段最常见的化债方式。”上述分析师表示。
而通过债务重组方式削减债务,以时间换空间,并进一步盘活存量,也成为该公司的一种选择。
境外债务重组方面,截至8月18日,持有碧桂园现有公开票据本金总额逾77%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组协议。“公司将继续与主要债权人磋商重组条款,以尽快达成协议并于2025年底前实施建议重组,包括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及订立新债务工具。”碧桂园方面如是说。
此外,该公司正在对9笔境内债券重组。据澎湃新闻,有8笔债券的持有人会议通过了重组方案,余额合计134.17亿元。
“本集团将持续与债券持有人沟通,以推进境内公司债券的全面及长期解决方案。”碧桂园方面称。
按碧桂园公布的信息,其通过积极响应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推动境内项目进入白名单,通过新增融资、存量贷款展期以及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缓解项目的债务压力,改善项目流动性情况,为项目运营交付争取更多外部助力。
此外,碧桂园于九月底表示,其将持续专注于销售业绩的提升,积极盘活资产,通过提高经营效率、加强现金流管理,保证公司业务稳定及可持续经营。“经计及实施拟议计划及措施所取得的正面成果,公司具备足够的财务资源以维持自2024年12月31日起计至少12个月的持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