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看到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成立的消息,其实,也不是新的新闻,详见潘行长今年6月在上海外滩的讲话,很早就提到了。
一、历史抉择:向左,央行数字货币,向右,加密资产
美国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为国家收集了过多数据,侵犯个人隐私,美国人民是爱自由的,自由最珍贵,所以,美国要发展加密资产,禁止研发央行数字货币。我们国家属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强调防范金融风险,要打击“加密资产”名号的诈骗盘和传销盘。因此,要禁止加密资产,发展央行数字货币,即数字人民币。
二、存在困难:数字人民币和加密资产不适配,只能此长彼消
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即数字人民币是中心化的,要求是监管合规;而加密资产以去中心化为特点,更多是匿名。这两者要打通,非常困难,也就是,要逼着加密资产的所有者和交易对手方实名认证,那么,问题来了,加密资产的所有者和交易对手方为何要放弃支持匿名交易的国际交易所(有些号称KYC,但毕竟没有金融牌照,审核得不像金融机构一样严格),而选择香港?
同时,若要发展壮大数字人民币,香港加密资产的交易需求,相应地就会受到挤压。
三、敬畏市场,承认错误:活下来,等风来
参考我以前写的文章,我当时对国泰君安国际的业务增量,寄希望于机构,而不是散户。然而,根据财新的最新文章,中资机构(含在港分支机构)已被限制参与虚拟货币交易和RWA资产代币化等活动。
市场很残酷,也是非理性的,将财新文章里的【暂缓】【限制】【收缩】解读为【禁止】,最近的买盘非常疲弱,可见一斑。
对于这一点,不与政策&趋势作对,要敬畏市场。国泰君安国际的确是很不错的投资标的,市场因为其作为券商,业务基本面优秀、又属于数字资产创新排头兵,给予它高估值。但是,对于数字资产“实验田”的香港,我暂时没看懂香港数字资产该如何发展的逻辑,自然就只能选择出局,待趋势看明白研究透再参与。
希望市场能给个安稳出局的机会,毕竟活下来,才能等风来。
再次强调,个人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