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墨龙H股单日创下200%涨幅后,公司第二大股东“鲁丽系”的减持动作“快、准、狠”,连续3个交易日抛售17%股份,套现约6亿港元,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令人感到蹊跷的是,在山东墨龙H股被纳入港股通的当日、股价创下新的纪录之前,已有神秘资金提前介入拉涨股价。
“鲁丽系”为何能够在短短几日之内,实现“清仓式”减持,获利颇丰而全身而退?在其精准抛售离场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这一系列问题,都亟待监管层给出答案。
神秘资金提前拉涨
重要股东3天几乎“清仓”
近期山东墨龙“喜事连连”,A股和H股借此开始连续暴涨。
随着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认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再存疑,山东墨龙于4月29日正式“摘帽”,撤销风险警示。
4月30日,山东墨龙A股停牌,H股首日上涨15.27%,5月2日再涨15.23%。而两日成交量虽然较此前显著增大,但也仅分别为154.5万港元和280万港元。
记者注意到,山东墨龙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截至3月31日,公司H股股东户数仅为45户,而H股达2.56亿股,这表明公司H股的筹码高度集中。此外,“鲁丽系”持有1.51亿股H股,占H股总数的近60%。

山东墨龙H股在5月6日被纳入港股通标的,带动A股和H股大涨。A股连续三日涨停,H股则在5月6日暴涨188.51%,创下单日最高涨幅纪录。数据显示,5月6日,沪深港通持股变化不大,仅仅减少了2.96万股。当日,山东墨龙H股成交量为3.2亿股,成交额高达12.76亿港元。(注:港股为T+0交易制度)

5月7日,山东墨龙H股最高涨至7.55港元/股,随后出现大幅回调。数据显示,5月7日至9日的三个交易日,山东墨龙H股成交额分别高达21.5亿港元、13.61亿港元、8.27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重要股东几近“清仓”减持的行为,就发生在股价大幅上涨之后。
5月8日晚间,山东墨龙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山东智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梦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寿光市磐金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磐金置业”)及寿光市鸿森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森物流”)及寿光市瑞森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森新材”)于2025年5月7日至5月8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H股股份10680.4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3866%。
减持后,磐金置业、鸿森物流、瑞森新材三家公司完成清仓,智梦控股仅保留约5.62%股权。

5月9日晚间,山东墨龙公告称,智梦控股于5月9日通过证券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H股股份2881万股,减持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3.61%。至此,智梦控股持股比例降至2.01%。
公开资料显示,本次减持的智梦控股及一致行动人均为“鲁丽系”公司,就是此前曾频繁举牌山东墨龙的“野蛮人”。
“鲁丽系”在5月7日至9日期间的大幅减持,若按照H股当日的平均成交价格计算,则累计减持了5.93亿港元。
再加上“鲁丽系”当年买入的800多万股A股,以及剩余1600万股H股,总金额约为6.83亿港元,对应4.92亿港元的持有成本,获益将近2亿港元,收益率约为40%。如果按照减持日期对应的中山东墨龙H股的最低价计算,“鲁丽系”收益率也超过10%。
至此,在神秘的资金掩护下,“鲁丽系”成功全身而退。
目前,山东墨龙H股股价较近日最高价已腰斩。
能否走出经营困境?
早在2020年,“鲁丽系”曾谋求入主山东墨龙,因种种原因未果,后通过二级市场举牌,持股比例一度达到20%,仅次于第一大股东。但直到2024年11月,“鲁丽系”才派出张志永、马清文进入山东墨龙董事会,“鲁丽系”是否通过借壳山东墨龙实现上市,一度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去年9月末至10月初,山东墨龙H股放量大涨,股价短时间内实现翻倍。
然而,市场并没有等来“鲁丽系”进一步的资本运作,却等来了“鲁丽系”的清仓减持。实际上,山东墨龙在“鲁丽系”入股后,业绩一直欠佳。
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山东墨龙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持续处于亏损状态。公司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分别为-3.70亿元、-4.25亿元、-5.67亿元,最近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公司股票交易触及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2024年,山东墨龙实现营业收入13.56亿元,同比增长2.95%;归母净利润亏损4369.9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减少92.29%。
但记者发现,公司2024年业绩减亏主因是出售子公司股权产生收益。年报显示,山东墨龙完成寿光宝隆及威海宝隆股权出售,增加2024年度净利润约为2.6亿元。此外,公司完成寿光懋隆股权出售,增加2024年度资本公积约1.12亿元。
2025年一季度,山东墨龙实现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50.51%;实现归母净利润542.32万元,同比下降97.50%;扣非后净利润亏损491.3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