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我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昨夜美国股市全线上涨,齐创新高。阿里巴巴美股隔夜暴涨8%,不仅强势突破3月底的前高,也刷新2021年底以来的纪录。受阿里大涨带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周四收涨2.89%,距突破3月底的前高仅差临门一脚。
看到这条消息,我脑海里忽然浮现几年前投资大师芒格买入阿里巴巴的故事。当时,芒格在220美元左右首次建仓,随后在下跌过程中不断加仓,综合成本约168美元/股。然而,阿里巴巴并未如预期反弹,反而持续走低,最低跌至58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芒格不得不在约108美元减持一半仓位,浮亏逾40%。截至2025年9月,阿里虽回升至155.44美元,但芒格这笔投资仍处小幅亏损。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即便投资大师,也会看错股票、做错操作。市场复杂多变,任何决策都伴随不确定性。芒格后来坦言,自己对阿里的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判断失误,这次投资是“严重的错误”。
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吸取教训?答案只有四个字:分散投资。我们无法预知每一次波动,也无法保证每次都对,但通过构建跨行业、跨风格的组合,可以有效平滑单只股票带来的剧烈波动,降低整体风险。
芒格的故事告诉我们,投资没有“常胜将军”。在风云莫测的市场里,用分散投资的智慧打造自己的投资组合,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思考怎样建立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股票组合极其重要。
几年前,我买入的先导智能一度浮亏逾70%。我没有止损割肉,而是耐心持有,如今浮盈逾40%。能扭亏为盈,除了心态,更关键的是建仓之初就做了充分分散,资金没有过度集中在单一标的上,风险始终可控。我的著作《股市价值投资之道散户实战说明书》记录了大量组合构建的实战案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
昨日,有网友晒出今年收益:账户居然大赚逾50%。我扫一眼便知,他八成重仓甚至满仓了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热门赛道。对这类不懂组合、只会“一把梭哈”的人,我毫无羡慕,只觉可怜。这一次他们靠押注赛道暴富,下一次也会因同样的押注而巨亏。水平再高,还能高过芒格?组合与资金管理就像汽车的刹车和气囊,看似多余,关键时刻却决定生死。开着缺安全装置的车狂奔,眼前再风光,终有翻车的一天。
如果说前几年A股、港股是“超跌”,如今总体已回到合理区间。大部分股票估值适中,可长期持有,却不宜重仓抄底——它们已不再便宜。当前看得见的“洼地”只剩消费和高股息两大板块,它们依旧便宜。没赶上科技列车的朋友,不妨上车这两趟,等待下一波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