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公用全资大众香港出资3000万美元的新华创新基金投资了大疆,目前尚未退出获利。

◆
◆
发表于 2025-09-09 10:53:00
发布于 湖南
中国商业航天10大投资机构——深创投深度分析
(截至2025年9月最新数据)

一、机构概况与核心优势
国资背景与行业地位
深创投(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深圳市政府主导设立的国有综合性投资集团,连续8年(2016-2023)蝉联清科中国本土创投机构第一名。截至2025年,其管理资金规模超5000亿元,覆盖全生命周期基金群(天使、VC、PE、母基金等),投资企业超1800家,其中280家已上市。
商业航天布局深度
深创投自2007年起布局商业航天,覆盖卫星发射(如航天科工火箭)、制造(长光卫星、微纳星空)、应用(国星宇航)、地面设备(航星传动)等全产业链,累计投资23次(领投12次),项目退出率超60%。
二、大众公用的战略角色与股权协同
股权结构与投资路径
直接持股:大众公用(600635.SH)直接持有深创投10.8%股权,2023年增资后持股比例提升至13.93%。
间接协同:通过旗下基金(如上海华璨、上海杭信)间接持股5%-8%,综合持股比例达15%-18%,为深创投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为深圳市国资委,持股35%)。
协同效应
资金支持:2023年深创投增资扩股时,大众公用追加5亿元投资,强化其商业航天项目孵化能力。
产业资源:大众公用在燃气、环保等领域积累的政府与产业资源,助力深创投项目(如国星宇航)落地深圳、嘉兴等地的卫星产业园。
三、商业航天投资策略与典型案例
投资逻辑
全链条覆盖:从卫星制造(长光卫星)到应用服务(国星宇航),形成“技术+场景”闭环。
头部企业聚焦:偏好技术壁垒高的细分龙头,如AI卫星企业国星宇航(全球首个智算星座)、火箭配套企业航星传动。
标杆案例
国星宇航:
2024年完成全球首个12颗AI智算卫星星座部署,2025年冲刺港股IPO(募资用于深圳批量化制造基地建设)。
深创投累计投资超3亿元,持股约12%,为最大外部股东。
航星传动:
2024年11月获深创投领投A轮,资金用于高精度齿轮技术研发,支撑商业火箭配套需求。
四、政策红利与未来增长点
政策驱动
科创板扩容:2025年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未盈利企业上市)落地,深创投投资的商业航天企业(如蓝箭航天、中科宇航)有望加速IPO。
低空经济:深圳、文昌等地政策支持低空产业,深创投布局的卫星通信(亚太星通)、无人机物流项目受益显著。
退出预期
深创投IPO计划:预计2026年A股上市,大众公用持股估值或达139-180亿元(按13.93%比例),潜在收益超50亿元。
项目退出加速:2025年深创投已退出项目平均IRR(内部收益率)达28%,商业航天领域贡献超40%。
五、风险与挑战
行业波动性:商业航天研发投入周期长,若卫星星座建设不及预期(如星网集团延迟),可能影响投资回报。
政策不确定性:国际航天竞争加剧(如美国星链),国内监管对低轨资源分配的调整可能影响企业战略。
六、总结与展望
深创投凭借国资背景与市场化运作能力,成为商业航天领域最活跃的投资机构之一。其与大众公用的股权协同,不仅强化了资本实力,更通过产业资源整合加速技术商业化。未来,随着深创投IPO及商业航天企业批量上市,大众公用有望通过“创投+产业”双轮驱动,持续受益于太空经济红利。
数据来源:清科排名、泰伯智库、企业公告、股权穿透分析。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