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备受全球瞩目的宁德时代正式在港上市交易,开盘即涨12.55%,报296港元,发行价为263港元,本次实际募集资金净额353.3亿港元。据了解,宁德时代本次港股IPO,其香港公开发售部分累计获超2800亿港元孖展认购,超购约120倍。此次发行还引入23名基石投资者,包括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及高瓴资本等,合计认购203.7亿港元,占募资总额的40%以上。
机构和散户认购热情高,基石投资者阵容豪华,宁德时代此次有望成为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堪称资本运作的典范。而每经资本眼研究员发现,宁德时代现任董秘蒋理在2017年入职公司之前,已经在多家券商机构投资银行部深耕了13年之久,属于券商精英“跨界”上市公司董秘的成功案例。
在市值管理逐渐被上市公司重视的市场环境下,券商人士跳槽上市公司当董秘并非个例,近段时间该话题多次引发市场热议。4月29日联创光电发布公告变更董事会秘书,新任董秘周家禾曾任职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而4月23日华恒生物变更董秘的公告,更是引起广泛讨论,因其新任董秘邓先河曾先后在兴业证券、广发证券任化工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等;而在广发证券任职期间,邓先河还曾多次撰写有关华恒生物的深度研报。
为什么越来越多券商人士转行董秘圈?哪些券商人士更受上市公司青睐?他们又去了哪类上市公司?这些董秘入职后,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和市场表现如何呢?接下来,每经资本眼研究员将从不同维度对这一董秘群体进行全面揭秘。
437位券商精英跨界董秘圈,投行人士最受上市公司青睐
据统计,以2024年报中披露的董秘简历为依据,每经资本眼研究员梳理了A股5369份董秘简历,发现约有437位董秘都有过证券机构类相关工作经验,占比约8.14%。根据任职时间筛选,有100位董秘均是在2024年以后上任的。
为什么这么多券商人士选择转行,并将目标锁定在上市公司董秘呢?行业分析人士从券商行业的演变和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两个维度进行了解读。
从券商行业角度来看,2024年以来IPO政策不断收紧,券商行业的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与此同时,行业内竞争加剧,券商行业的“含金量”在不断下降。东吴证券近日研报表示,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IPO及定增市场遇冷,券商投行收入大幅下滑。2023、2024年上市券商投行收入分别同比下滑22%、27%。因此不少券商从业者开始寻求新的职业发展方向。而转型到上市公司担任董秘,不仅可以获得更广阔的职业发展路径,还有机会进一步晋升为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而站在上市公司角度,随着市值管理大时代来临,上市公司对董秘等关键岗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具备丰富资本市场经验的券商精英成为其寻找董秘的理想人选。可以说,券商行业跨界董秘圈,是券商行业趋势推动和上市公司董秘高要求双重共振的结果。
那么上市公司更青睐哪些券商精英呢?每经资本眼研究员根据2024年报中披露的董秘简历梳理发现,券商投资银行部(下称“投行”)人员转型做董秘的人最多,上述437位董秘中,约有225位都有过券商投行从业经历,人数超过一半。券商投行部主要从事证券发行与承销、企业并购重组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核心职责是为企业提供融资、并购、上市等金融服务,是连接企业与资本市场的桥梁。从工作内容上看,与上市公司的关联最为密切,所以投行人士成为转行董秘的最主流梯队,不管是对券商人员,还是上市公司,都是双向奔赴。
另外,券商研究所各行业分析师由于对某一行业及相关上市公司有深入研究,选择进入同行业上市公司做董秘的人也较多。比如本文开篇提到的化学制品公司华恒生物现任董秘邓先河;还有轻工制造行业公司山鹰国际现任董秘严大林之前曾在天风证券、国盛证券等担任轻工行业分析师。
那么,这些券商精英们转行董秘圈又倾向于选择哪类公司呢?从行业分布来说,上述437家公司主要包括29个行业,其中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和机械设备人数最多,分别为55家、55家、40家和40家。而从发行人企业性质来看,去私企做董秘的人数最多,有330位,占比约75.51%。去央企做董秘的人数最少,仅有10位。

不管是市场,还是投资者,对于券商人士转行当董秘都抱有较高期待,期待券商人士能发挥专业优势,给上市公司带来更多发展动力,更好的市场表现等。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每经资本眼研究员将从“券商系董秘”(意指有券商从业背景的专业人士担任上市公司董秘)所在公司2024年度业绩、股价表现、信息披露质量、再融资和董秘年度薪酬等不同维度,对这一群体2024年度的工作“战绩”进行深度复盘。
不过,上面提到,上述437家公司中有100位董秘是在2024年以后上任的,为了保证对比数据相对客观,下面的分析将剔除这100家公司,仅筛选董秘任职时间在2024年之前的337家公司进行对比。同时,为了更全面和更准确地反映不同板块上市公司的差异,每经资本眼研究员还将按照沪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五大板块(市场)进行数据比较和分析。
营收与业绩:北交所“冰火两重天”,深市主板表现“双优”
一家公司的经营情况是对公司管理层水平的最直观评价,那么上市公司引入具有券商专业能力的董秘之后,这一方面是否会出现超越市场的变化呢?每经资本眼研究员首先对上述337家公司2024年度的经营和业绩表现进行宏观扫描。
据统计,A股5414家公司中,2024年度有3035家实现营收同比正增长,占比约56.06%。而上述“券商系董秘”所在的337家公司中,2024年度营收同比正增长的有199家,占比约59.05%,从比例上看,高于A股整体营收水平。业绩方面,A股2024年度有2571家上市公司实现了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占比47.49%。而上述337家公司中,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的有156家,占比约46.29%,稍逊于A股整体表现。
不过,五大板块(市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通过图表可以看到,上述337家公司中,深市主板公司82家,2024年度营收实现正增长的有49家,占比达59.76%;而同年度A股1486家深市主板公司中,营收实现正增长的公司数量比例为52.36%。净利润方面,上述337家公司中,深市主板公司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的有45家,占比54.88%;而同年度A股所有深市主板公司中,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的公司数量比例为49.13%。
从数据可以看出,“券商系董秘”所在的深市主板公司在2024年度的营收和业绩表现都优于A股同板块平均水平。而且五大板块(市场)中,也只有深市主板公司2024年度的业绩表现超过了A股同板块平均水平。
“券商系董秘”所在的深市主板公司2024年度的营收和业绩表现堪称“双优”,但其中北交所公司2024年度的营收和业绩表现却上演了“冰火两重天”。
上述337家公司中,14家来自北交所,2024年度营收实现正增长的有10家,占比达71.43%;而同年度A股266家北交所公司中,营收实现正增长的比例为65.41%;由“券商系董秘”所在的北交所上市公司2024年度营收水平明显胜出一筹。
但与营收表现形成反差的是,这14家北交所公司在2024年度的净利表现却是五大板块中最差的,只有4家在该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占比28.57%;而同时期A股北交所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的公司数量比例为45.49%。“券商系董秘”所在的北交所公司业绩表现距离A股北交所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具体到“券商系董秘”所在的公司方面,2024年度营收增速最高的是深市主板公司和展能源,达到1509.40%。不过该公司近些年的经营数据并不稳定,2018年营收超15亿元,但从次年开始营收骤降,2023年甚至只有2300余万元,2024年又骤然增加至3.83亿元。而归母净利润从2019年开始,已经连续6年亏损。根据公司年报,现任董秘迟峰从2012年4月就上任了。在此之前,他曾分别就职于辽宁省证券公司铁岭分公司、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铁岭分公司,合计有将近10年的券商从业经历。
在上述337家公司中,而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增速最高的是创业板公司中科电气,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626.57%。同年度该公司营收创出历史新高,达到55.81亿元,同比增长13.72%。市场表现方面,该公司2024年度股价上涨了44.04%(前复权)。该公司现任董秘张斌从2018年12月起就上任该职位,在入职公司之前,曾先后在东兴证券、国信证券投行部任职合计超6年时间。


“券商系董秘”所在公司整体股价表现不及A股平均水平,北交所和深市主板表现居前
董秘对内要参与上市公司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对外负责公司的信息披露,传递公司价值,协调公司与监管部门、各类投资者的关系,因此上市公司的市值波动表现与董秘的工作能力也是密不可分。
据统计,A股5414家上市公司2024年度涨跌幅平均值为0.74%(前复权);而“券商系董秘”所在的上述337家公司同期涨跌幅平均值为-0.97%(前复权),整体表现不及A股平均水平。
那么,这些公司与同期指数相比表现如何呢?每经资本眼研究员按照不同板块对这337家公司2024年度的市场表现进行统计,发现除北交所公司外,其他板块的公司整体表现均不及对应板块指数。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券商系董秘”所在的五个板块(市场)中,只有北交所和深市主板两个板块的公司在2024年度股价表现为正值,其中北交所14家公司2024年度股价平均涨幅高达33.33%(前复权),远远强于对应板块指数北证50同期跌幅4.14%。而“券商系董秘”所在的深市主板公司2024年度股价平均涨幅3.94%,深证成指同期涨幅为9.34%,两者之间的股价表现是五个板块中差距最小的。
五大板块(市场)中,“券商系董秘”所在的沪市主板公司共有83家,2024年度股价平均下跌了4.24%,整体表现虽然优于科创板公司的平均跌幅9.01%,但科创综指同期仅上涨了1.23%,而上证指数却上涨了12.67%。这两个板块的公司相比对应板块指数表现,沪市主板公司股价表现距离同期上证指数更大,在几个板块中表现最差。
“券商系董秘”所在的沪市主板这83家公司中,有62家公司2024年度股价表现均不及同期上证指数。而在股价跌幅最大的前10家公司中,麦加芯彩现任董秘崔健民在入职之前券商从业经历时间最长。该董秘从2001年至2022年,曾先后任职于华泰证券、金元证券和瑞银证券等机构的投行部,合计长达21年。随后2022年7月起就任麦加芯彩董秘至今。他2024年度从麦加芯彩获取的税前薪酬总额为222.21万元,远高于沪深主板股价跌幅最大的前10家公司董秘的平均薪酬67.02万元。
而麦加芯彩2024年度股价下跌了约39.57%,不过同期营收和业绩表现还不错,2024年度营收创新高,首次突破20亿元,达到21.39亿元,同比增长了87.56%;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上涨了26.30%。
另外,上述337家公司中,2024年度股价涨幅超过100%的共有7家。根据公司披露的董秘个人简历,7家公司中,润泽科技现任董秘沈晶玮在入职公司之前,在券商机构从业时间最长,从2000年至2020年,先后在东北证券和安信证券任职长达20年;随后于2020年5月加入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22年8月开始任职润泽科技董秘至今。
而润泽科技2024年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实现正增长,股价2024年度涨幅也翻番,达到108.39%(前复权)。同时,该公司2023~2024年度信息披露考评等级从上一年度的B(良好)上升到A(优秀)。公司的一系列亮眼成绩背后,现任董秘均参与其中。
每经资本眼研究员联系多家表现优异的上市公司董秘进行电话或者邮件采访,但对方均以保持低调原因婉拒。

信披与再融资:信披质量优秀公司占比不及A股整体水平
信息披露和再融资是衡量董秘工作成果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首先,信息披露既要满足监管的合规要求,也需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筛选投资者关注的内容,以提升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影响力,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和认可度。
由于北交所2024年12月才出台信息披露质量考评政策文件,目前第一个评价期还没结束,因此这一维度仅对比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数据。目前沪深两市每年都会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考评,并按照评价结果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根据沪深两市最新公布的信披数据,2023~2024年度,A股共有5035家上市公司参与了信息披露考评,评价期间为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其中911家公司的信披评级为A,占比18.09%。级别最低的D有147家获评,占比2.92%。

而“券商系董秘”所在的上市公司中,2023~2024年度共有312家公司参与了信披质量考评。通过图表可以看到,上述312家公司中,信披等级为A的公司有50家,占比16.03%;而同期A股信披等级为A的公司比例约为18.09%。也就是说,“券商系董秘”所在的公司2023~2024年度信披质量优秀的公司数量占比不及A股整体水平。
除A级外,其他三个等级的公司数量占比均超过A股平均水平。比如2023~2024年度信披质量不合格的D级,“券商系董秘”所在的公司共有11家,占比3.53%;而同期A股信披等级为D的公司比例仅为2.92%。
为了更直观地研究这些公司的信披质量变化情况,每经资本眼研究员统计了最近两次信披考评结果数据变动情况。
经统计,上述312家公司中,有32家公司连续两年信披等级均为A,信息披露质量持续保持优秀。有17家公司信披等级从B升为A,说明这些公司在持续优化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还有5家公司信披等级已经连续两年被评为D,信息披露工作不合格。
除此之外,上述312家公司中还有32家的2023~2024年度信披质量遭降级。某上市公司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每经资本眼研究员,如果当年度公司收到口头警告、监管措施等情况,都会影响公司的评级。


上表统计了连续两个年度信披等级为A且两个评价期内董秘均为同一人的市值居前的10家公司,以及连续两年信披质量为D的5家公司。通过上表可以发现,连续两年信披质量优秀的公司中白马蓝筹股较多,宁德时代、平安银行等都位列其中。而连续两年信披质量不合格的五家公司中,天海防务总市值最高。该公司在两年评价期内,均收到上海证监局出具的监管措施决定书。现任董秘董文婕从2021年6月上任,此前曾在东海证券、新时代证券、光大证券、中原证券等多家券商机构投行部任职。
接下来,再来看董秘的另一核心工作——再融资。“券商系董秘”作为曾经的证券专业人士,这方面的表现又如何呢?通常来讲,上市公司比较常见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定增和发行可转债。
据统计,2024年以来,上述337家公司中,约有10家公司完成了新的定增,其中定增事项是在现任董秘任职期间实施的共有7家。德业股份实际募集金额最高,达到20亿元,该定增事项于2022年10月发布预案,2024年6月定增股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德业股份2021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现任董秘刘书剑2017年12月便稳坐这一岗位。该公司从2017年至2024年,已经连续八年营收、业绩持续正增长。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12.06亿元,同比增长49.83%;归母净利润接近30亿元,同比增长65.29%,创出历史新高。2024年度股价表现也不错,整体上涨了46.56%(前复权)。而刘书剑此前分别在浙商证券和民生银行任投资银行部项目经理。
同时,“券商系董秘”所在的上述337家公司中,2024年以来约有6家公司完成了可转债发行。其中领益智造实际募资金额最高,达到21.16亿元。
薪酬:2024年度“券商系董秘”薪酬优于A股平均水平,113人超百万年薪
资本市场上经常流传着董秘年薪百万的说法,这也成为很多专业人士转行董秘的一大动力。那么,这一群体的真实薪酬情况到底如何呢?
为了更客观评估“券商系董秘”2024年度的薪酬情况,本文仅筛选A股中董秘任职时间在2024年之前的公司数据与之进行比较。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在剔除掉未公布薪酬或者从公司关联方获取薪酬的公司后,A股2024年度约有4468家公司年报中披露了董秘本年度从公司获取的税前薪酬总额,平均值约为79.93万元。而上述“券商系董秘”所在的公司中,剔除2024年以后上任该职位的公司数据,共有335位董秘2024年度从任职公司获取了税前薪酬,平均值约96.33万元,明显优于A股整体平均水平。
在这335位“券商系董秘”中,其中2024年度从公司获取的税前薪酬在100万元及以上的有113位;20万以下的有6位;20万至100万元之间的有216位;中位数为79.85万元。
不过,五大板块(市场)之间的薪酬差异还是比较明显。其中科创板公司的“券商系董秘”2024年度从公司获取的税前薪酬平均值最高,达到112.20万元,深市主板公司紧随其后,“券商系董秘”平均值101.99万元。北交所公司董秘平均薪资最低,约67.29万元。

其中,深市主板公司TCL科技的董秘廖骞以581.53万元的年薪位居第一位。廖骞2014年3月加入TCL科技,同年4月便担任公司董秘至今。在此之前,廖骞曾在国泰君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从事香港与内地的投资银行业务将近8年。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廖骞这8年间积累了丰富的金融知识和实战经验,加入公司后为TCL的战略转型贡献了重要力量。
同时,每经资本眼研究员发现,2024年度获取薪酬最高的前10位“券商系董秘”,整体券商从业经历较丰富。除了TCL科技董秘外,还有多位董秘在券商机构从业时间较长。比如泰凌微、新产业和珠海冠宇三家公司的现任董秘,在券商机构任职时间约6年。而迪哲医药董秘吕洪斌、拉普拉斯董秘夏荣兵、ST华通董秘黄怡之前在券商机构任职时间更是都长达11年。这三位董秘2024年度从任职公司获取的税前薪酬分别为421.01万元、316.71万元和309.42万元。


其中ST华通2024年度业绩同比增速在10家公司中最高,达到131.51%;公司同期营收也创出历史新高,达到226.20亿元,同比增加70.27%。不过该公司2024年度股价却创出近些年来新低,而信披质量等级也已经连续两年为C,是8家公司中等级最低的(有2家公司上市时间较晚,信披数据不足两年)。另外,公司2025年5月13日表示,公司相关人员共计7人近日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其中就包括现任董秘黄怡。根据警示函内容,公司2018~2022年年度报告商誉有关情况存在虚假记载;而黄怡作为董秘兼副总经理,未能保证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上述“券商系董秘”所在的335家公司中,2024年度获取薪酬最低的是北交所公司花溪科技董秘史守义,为11.56万元。该董秘2021年入职花溪科技,2023年8月起任董秘一职。在此之前,曾在中泰证券任职机构业务经理不到两年时间。为何该公司董秘薪酬严重低于A股董秘平均薪酬呢?每经资本眼研究员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花溪科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公司根据个人综合绩效考核以及公司盈利水平确定的。现在公司也在亏损,所以这一块确实有影响。
同样因公司业绩问题导致董秘薪酬偏低的还有万向德农。每经资本眼研究员注意到,该公司董秘兼总经理王正在2023年度薪酬为22.99万元,但2024年度却下降到了17.42万元。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去年的利润是下降的,所以高管的薪酬有下调。
同时,每经资本眼研究员发现,2024年度税前薪酬最低的前十位“券商系董秘”中,其任职公司同期整体表现都较为一般,只有方大新材一家公司实现了股价、营收、净利的同比增速三个数据都正向增长;其他公司2024年度股价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为负值。方大新材董秘张伟,曾在江海证券、开源证券任投行业务项目经理,2022年7月入职河北方大包装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从公司获取的税前薪酬为23.64万元,也远低于A股平均水平。方大新材相关工作人员向每经资本眼研究员表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薪资水平本身就不一样,一线城市跟我们比,薪酬肯定是有差别的。我们在石家庄这一块的工资水平还好,不属于低的。”接着,每经资本眼研究员继续提出疑问,“根据公司2024年报,该董秘于2025年5月16日应届期满,但目前未见公司发布相关公告,现任董秘是否有调整呢?”该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还没有换届也没有调整。
综合上述五大维度,可以发现,不管是从营收和业绩角度,还是薪酬待遇,深市主板公司的“券商系董秘”性价比最高,这一板块公司2024年度的营收和业绩表现“双优”,同期股价表现与对应板块指数差距最小,董秘平均薪酬也比科创板低。相比之下,“券商系董秘”所在的科创板公司表现最弱,2024年度营收和业绩表现不及A股同板块平均水平,股价下跌较多,而“券商系董秘”薪酬又是五大板块(市场)中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