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银行股再度成为A股主角之一。
前期四大行屡创历史新高,今天上午,浦发银行(600000)、上海银行(601229)、成都银行(601838)、江苏银行(600919)这四只银行股也加入“创历史新高大军”。另外,农业银行盘中股价仅差1分钱就追平历史最高价5.65元。重庆银行、中信银行、青岛银行等个股创阶段新高。
上午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08%,深证成指下跌0.24%,创业板指下跌0.23%。光伏产业链走强,服装家纺、家居用品等板块上涨。
银行板块走强
今天上午,银行板块走强,板块内个股无一下跌。
银行板块最近频频走强,梳理机构观点,主要有以下四个理由:
一是无风险利率下行环境下,红利策略有效性持续凸显,利好银行股。
二是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将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东方证券表示,公募基金改革提出建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目前,全市场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中,46%的产品第一大业绩基准为沪深300指数,16%为中证800指数。如果业绩基准不发生显著变化,权重股的资金青睐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当前,主动型公募基金低配银行股,因此,增量资金流入银行股可期,主动型公募基金对银行板块边际定价权有望增强,驱动板块实现超额收益。
三是政策积极引导险资入市,险资配置银行股需求加大。
四是将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的主体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5月7日,兴业银行公告称,公司获准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5月8日,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相继公告称,拟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中金公司表示,除了债转股以及股权投资带来的直接项目收益之外,AIC给银行带来的综合效益也值得关注。
光伏产业链上涨
今天上午,光伏产业链走强,光伏设备、BC电池、POE胶膜等板块上涨。
与此同时,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再度上涨,延续近期上涨态势,从多晶硅行业最新动态看,最近供给端呈现收缩态势。
5月7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表示,部分多晶硅企业有意愿将三季度的集中检修提前至二季度,或者将根据实际的签单情况对开工负荷进行临时调整。截至目前,我国所有在产多晶硅企业基本处于降负荷运行状态,本月原计划有新增产出的2家企业基本已取消其扩产计划,即将步入检修的3家企业也开始逐步减少原料输送。预计5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将减少至9.6万吨左右,环比下降约3%,在产企业数量将在二季度缩减至10家左右。
从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情况来看,据中信建投统计,光伏行业盈利能力出现回落,但光伏行业报表端的底部已经出现。
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中,有机构看好光伏设备出海机会。东吴证券表示,中东地区的传统产油国正在逐步从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一能源和财政收入结构,向多元化、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体系转型。中东地区的光伏装机量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29GW—35GW,国产光伏设备商迎出海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