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行业遭遇“寒冬”之际,其核心辅材——胶膜市场正经历残酷洗牌。
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福斯特(603806.SH)、海优新材(688680.SH)、赛伍技术(603212.SH)、天洋新材(603330.SH)等企业均出现了业绩“滑铁卢”。即便是市占率超50%的行业龙头福斯特,也难逃营收净利“双杀”的命运,而二、三线企业更是深陷亏损泥潭。
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当前,光伏市场环境复杂严峻,2025年全球光伏市场已进入低速增长时期,并且充满了不确定性。下游需求、市场竞争以及上游原料成本都将影响光伏胶膜企业的利润,今年盈利修复面临多重考验。
记者还发现,在光伏胶膜企业遭遇盈利困境的同时,市场竞争格局也进一步重塑。不同企业的出货规模或持续扩大,或大幅降低。这背后与企业的竞争实力和阶段性战略选择紧密相连。
难抵市场冲击
光伏胶膜是制造组件的关键材料,主要应用于封装环节。记者采访发现,由于近年来光伏行业持续不景气,受上游原料价格波动、下游组件企业持续压价影响,叠加市场竞争加剧,光伏胶膜企业的业绩表现难言乐观。
其中,光伏胶膜龙头——福斯特在2024年营收和利润“双降”,实现营收191.4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5.23%和29.33%。
福斯特在年报中提到,2024年,公司在生产经营中面临多种困难,订单的不可预见性、海内外产能的不匹配、客户经营压力的传导等,导致光伏胶膜业务呈现出“量增价减”的情况。福斯特方面指出:“虽然光伏胶膜的销售量同比增长24.98%,全球市场占有率有所提升,但由于产品单价随着原材料价格同步下跌,导致光伏胶膜业务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
进入2025年一季度,福斯特延续颓势。其营收和利润“双降”局面仍未扭转。“光伏胶膜产品销售单价同比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原材料采购单价下降幅度,导致盈利减少。”福斯特方面解释称。
相比之下,二、三线胶膜企业的处境更为艰难。其中,斯威克在2024年实现营收37.91亿元,净利润为-0.77亿元。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海优新材分别亏损5.58亿元和0.57亿元;赛伍技术分别亏损2.85亿元和0.33亿元;天洋新材分别亏损2.13亿元和0.03亿元。
对于上述业绩表现,海优新材方面表示,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胶膜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固定资产折旧及各项摊销成本较高,导致胶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毛利率下降,进而产生亏损。
天洋新材方面指出,2024年全球光伏行业面临多重困境,供需错配叠加需求增速放缓,导致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光伏组件厂开工意愿不足,使得光伏封装胶膜供需错配,行业竞争加剧。2024年度,公司光伏业务板块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31.79%,但因光伏行业持续低价竞争,导致光伏胶膜业务“量增价减”,加剧了公司光伏胶膜业务的亏损。2025年一季度业绩变化则由于公司利息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管理费用、折旧较上年同期增加。
至于2025年盈利能力能否修复?福斯特证券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受到国内电力市场新政和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目前业内判断今年全球光伏市场仍有10%的增长。但是,2025年光伏胶膜价格仍跟随上游原材料和下游组件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企业盈利能力无法预测。目前,公司正积极布局第二增长曲线——电子材料,也会有一个增长预期。
天洋新材相关人士则认为,光伏胶膜市场更多需要关注下游组件市场的变化,盈利临界点不好判断。
同时,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光伏组件企业同样处于亏损状态,其能否在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值得市场关注。
竞争格局重构
在业绩受挫的背后,光伏胶膜企业的市场竞争格局也在2024年发生了变化。
近日,InfoLink Consulting发布的全球光伏胶膜出货排名显示,2024年福斯特位居第一,斯威克排名第二,百佳年代跃居第三。祥邦科技与海优新材并列第四,赛伍技术位居第六,鹿山新材(603051.SH)和天洋新材紧随其后。
而招商银行研究院2023年9月的报告显示,福斯特是无可争议的行业领导者,过去几年市场份额保持在50%左右。斯威克、海优新材处于第二梯队,市场份额超过10%。百佳年代、祥邦科技、赛伍技术等企业则处于第三梯队。
从出货量上看,其他光伏胶膜制造商与福斯特具有较大差距,市场“一超多强”特征显著。年报显示,福斯特在2024年的光伏胶膜销售量28.11亿平方米。而排名第二的斯威克光伏胶膜销售量却仅有6.55亿平方米。
福斯特证券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会持续保持50%左右的竞争份额,目前并未有意主动提高的打算。相较而言,公司综合竞争力更为显著,在成本、客户资源、产品结构等方面具有优势。”
在过去一年,百佳年代的市场表现较为突出,市场地位有所提高。InfoLink Consulting指出,相较于2023年,百佳年代2024年的出货量同比增长27%,使得其排名提升至TOP3。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每家胶膜企业都在经受考验,不仅要争夺市场份额,还要权衡经营风险。
海优新材在2024年光伏胶膜销售量4.24亿平方米,同比减少24.65%。海优新材方面指出,公司采取稳健经营策略并严控应收账款风险,胶膜出货量及工厂开工率有所降低。
一位光伏胶膜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部分企业销售规模提升与其顺应下游客户技术迭代的趋势需求有关系,也与IPO冲业绩有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光伏胶膜销售规模靠前的企业中,仅有斯威克、祥邦科技和百佳年代尚未实现独立上市。
2023年3月,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对斯威克进行IPO辅导备案登记。截至目前,斯威克第六期辅导工作已经结束。期间,作为控股股东的深圳燃气(601139.SH)在2023年8月宣布拟分拆斯威克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与此同时,百佳年代和祥邦科技也试图登陆资本市场。自2023年8月以来,IPO与再融资节奏出现阶段性收紧,叠加光伏行业环境恶化使得企业盈利承压,这两家公司也撤回IPO申请并终止上市审核。
值得关注的是,上市梦未竟的百佳年代却与友商天洋新材的关系“更近一步”,使得未来市场竞争格局充满了悬念。
2025年4月,天洋新材披露,通过相关股份转让及放弃表决权协议,公司控股股东将由李哲龙变更为百瑞兴阳,实际控制人将由李哲龙变更为茹伯兴、茹正伟。
百瑞兴阳由百兴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百兴产投控股,而百兴集团有限公司同样是百佳年代的控股股东。
这也引起了外界对百佳年代“曲线上市”的猜想。前述天洋新材人士表示,这一事项交割流程尚未完成,至于后续百佳年代是否会注入天洋新材有待进一步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