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上海至纯洁净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纯科技”)在下修2024年业绩预告后,正式披露了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5亿元,同比增长14.40%;归母净利润2359.75万元,同比下滑超九成。同时,公司归母扣非后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
至纯科技在财报中表示,近年来,公司面临着巨大的战略机遇与挑战,主要矛盾在于日益增长的市场机遇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冲突。随着公司产品逐渐通过验证并形成批量销售、持续的在地化供应链建设取得成效,电子材料类现金流业务占比提升,未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将持续得到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份,至纯科技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贵州威顿晶磷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顿晶磷”)83.78%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该交易涉及资产的审计、评估、尽职调查等工作正在推进当中。
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
财报显示,2024年,至纯科技新增订单中,来自集成电路行业的订单额占比达84.55%,主要为产业的一线用户,包括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但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超九成,此外,早在年报披露前,公司下修了业绩预告。
公告显示,经至纯科技与年审会计师深入沟通,基于谨慎性原则,新增单项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并调高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率两个百分点,相应减少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至纯科技在年报中解释称,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系研发费用增长、单项计提信用减值准备以及非经常性损益大幅下降。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继续推行战略业务布局,加大先进制程的高阶湿法设备研发,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9.17%至2.67亿元。
此外,某国内半导体咨询机构资深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相对于其他前道设备,半导体湿法工艺设备技术门槛较低,近年来国产化率也比较高,因此厂商之间价格竞争比较激烈。
受限于公司交付确认的销售合同较上年同期下滑,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但期间费用有所上升,2025年一季度,至纯科技实现营收7.28亿元,归母净利润1901.61万元,分别同比下降10.32%、70.09%。
拟收购资产提升竞争力
谈及2025年经营计划,至纯科技预计新增订单在55亿元至60亿元之间,制程设备的交付目标为10亿元至13亿元,公司重点任务是高阶清洗设备的放量,现金流与应收账款的管理。
与此同时,至纯科技还将继续推进“内生+外延”发展。今年2月份,至纯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北京威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24名交易对方持有的威顿晶磷83.78%股份,并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预案显示,威顿晶磷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及光伏等泛半导体领域高纯电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至纯科技公告称,此次交易将有助于导入泛半导体领域高纯电子材料业务,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业务版图,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提升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但受宏观经济波动、产业政策变化和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威顿晶磷所处的光伏产业链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价格大幅下滑,部分企业被迫减产或延迟扩产,直接传导至上游材料环节订单波动。
截至目前,威顿晶磷的审计、评估、尽职调查等工作正在推进当中。至纯科技公告称,公司将在相关工作完成后,再次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本次交易的相关事项,并由董事会提请股东会审议与本次交易相关的议案。
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此类交易具有复杂性,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对于收购方而言,通过并购可以快速整合资源,优化业务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此类交易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标的公司可能存在较高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其次,并购后的整合难度较大,包括业务、文化和管理等多方面的融合。
截至4月29日收盘,至纯科技股价报收25.07元/股,下跌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