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沐邦(SH603398)$ $*ST正平(SH603843)$ $*ST波导(SH600130)$
(三个均为持仓股,喷子绕道)
如果时光能真能倒流,我多想站在2021年5月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面前,狠狠地拽住他的胳膊,告诉他前方是深渊。可是,这世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炒股这条路,一旦踏进来,就像穿上了传说中的红舞鞋,停不下来,所有的悲喜、贪婪与恐惧,都随着那跳动的K线,刻进了生命的年轮。
入市之后,我才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开盘四小时,人间一整天”。那四个小时里,你的灵魂是完全被抽走的,附着在那一根根分时线上,随着每一次拉升而血脉偾张,随着每一次跳水而手脚冰凉。收盘后的时光,反而成了麻木的、等待的、失魂的序曲。但既然已经走进来了,鞋子已经湿了,除了深一脚浅一脚地继续往前走,我还能回头吗?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2021年5月,那个空气中都弥漫着金钱躁动气息的夏天。我怀揣着毕业三年辛苦攒下的、带着体温的积蓄,像一头懵懂的小鹿,闯进了这片名为“股市”的原始森林。第一周,运气眷顾了我,资金账户上迅速蹿红的数字,像一剂猛烈的兴奋剂,瞬间击溃了我所有的理智和风险堤防。赚钱?原来如此容易!那种感觉,堪比发现了世界的终极密码。于是,我红了眼,毫不犹豫地将所有筹码全数推上牌桌——“全仓猛干”!
然而,市场的剧本从不按新手的幻想书写。从狂热的高点到冰冷的谷底,需要多久?对我来说,是不到一年。2022年4月,当我看着账户资金缩水近90%,被迫像败军之将一样“退出战场”时,那种感觉不是疼痛,是麻木,是掏空。那不是数字的损失,那是我三年青春、无数个加班夜晚、以及对未来所有美好构想的一次性葬送。
随之而来的,是整整两年的空虚。那两年,世界是灰白色的。我拒绝了社交,不想说话,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唯一的“精神慰藉”,竟是每天雷打不动地打开股吧,看着那些和我一样,或不一样的故事,像一个幽灵,徘徊在自己曾经“阵亡”的地方。我不再买入,不是不想,是早已没有了子弹,也没有了勇气。那是一种怎样的煎熬?是看着伤口不断结痂又自己亲手撕开的自虐,是灵魂被囚禁在过往失败中的无期徒刑。
转机,在近乎绝望的漫长等待后,于去年7月悄然降临。市场终于迎来了一波像样的行情。我揣着好不容易重新积攒的一点本钱,以及被岁月磨平了些许棱角的谨慎,再次杀了回来。这一次,幸运女神似乎再次微笑。我小心翼翼地操作,不仅将之前亏掉的钱全部赚了回来,账面上还首次出现了令人欣慰的盈利。
可是,人性的弱点,就像潜伏在血液里的病毒,总在你免疫力下降时疯狂反扑。前两天,就因为一时冲动,一个缺乏深思熟虑的决策,让我在一天之内巨亏7个!这个数字,像一记精准而凶狠的闷棍,猛地将我敲醒。冷汗瞬间浸透后背——我怎么就忘了?我怎么能把那两年行尸走肉般的痛苦,把那一个个失眠的夜晚,把那刻骨铭心的教训,就这么轻易地忘了?!
今天写下这些文字,敲击键盘的每一次声响,都是我对自己灵魂的拷问。这既是一次迟来的、彻底的反省,也更想掏心窝子地,跟所有和我一样在这片残酷战场上挣扎、浮沉的朋友们,聊几句心里话。特别是关于我目前为什么选择坚守ST沐邦,这段时间,我真的想了太多太多。
炒股,我们到底在炒什么?*我不是科班出身的技术派,画不懂那些复杂的切线;对基本面,也仅仅停留在读懂财报皮毛的阶段。但从我那用真金白银和白花花眼泪换来的血泪经历里,我至少悟出了下面这十点,值得我们每一个散户,用笔刻在心上:
炒股,炒的是什么?
1.炒的是国运
这是我如今最坚定的信仰。一个天天唱空自己国家、对自己民族的未来缺乏信心的人,在股市里永远不可能赚到大钱。国家的经济发展浪潮,产业的升级与突围,就是我们投资最宏大、最坚实的底气。覆巢之下,焉有完?国运昌,则股运兴。
2. 炒的是情绪
风口来时,猪都能飞上天。市场的情绪如同海啸,汹涌而来时,不要自作聪明地试图去阻挡。学会识别情绪,在恐慌中看到机会,在狂热中保持警惕,利用情绪共振,而不是被情绪吞噬。
3. 炒的是人品
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但我观察了太多人。那些在股吧里、群里整天骂骂咧咧、怨天尤人,把失败归咎于市场、管理层、甚至运气的人,很少见到他们能持续盈利。反而那些做得好的,哪一个不是为人谦和、懂得反思、对市场怀有敬畏之心?你的心性,决定了你财富的格局。
4. 炒的是认知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的钱,即使凭运气赚到了,最终也会凭实力亏回去。我就是,市场最公平的地方就在于此。如果自己钻进牛角尖,固执己见,那么别人再怎么苦口婆心地劝告,也终将是耳边风。
5. 炒的是心态
“跌时不慌,涨时不躁”,这八个字,字字千金。不怕错过,也不怕踏空,不被一时的盈亏牵着鼻子走。当你的心态稳如磐石,不被市场先生的喜怒无常所左右时,你就已经赢了大多数人。
6. 炒的是耐心
别总想着今天买进,明天就要涨停。有时候,“不动”比“动”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像猎人一样等待最佳时机,像农夫一样等待作物成长。时间,是优秀公司的朋友,是平庸公司的敌人。
7. 炒的是学习能力
市场每天都在变化,新的政策、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层出不穷。不坚持学习、不断进步,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每天哪怕只弄懂一个知识点,长期积累下来,也是可怕的复利效应。
8. 炒的是纪律
再完美的交易策略,如果没有铁一般的纪律去执行,也等于零。设定好的止损位、止盈点,不要轻易被“再等等”、“再看看”的侥幸心理所摧毁。纪律,是你在市场狂涛中的救生圈。
9. 炒的是风险意识*
永远不要有“赌一把”的心态,永远别把所有的家当都押进股市。在这个市场里,活得久,远比赚得快重要一千倍。确保即便最坏的情况发生,你依然有翻身的本钱和勇气。
10. 炒的是平常心
别把炒股当成生活的全部。它应该只是你丰富人生的一部分,是你资产配置的一个选项。保持对它的热忱与研究,但也务必保持适当的距离。赢了,生活依旧精彩;输了,人生还有诗和远方。
现在,让我重点说说我为什么选择坚守ST沐邦——这只让我爱恨交织、辗转反侧的股票。
我知道,一看到“ST”这两个字母,很多人就会本能地皱起眉头,避之唯恐不及。风险警示,退市危机,这些都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我完全理解,也无数次在深夜问自己:你的坚守,到底是执着,还是执迷不悟?
但经过反复的挣扎与思考,我依然选择了留下。这并非意气用事,而是有我自己的深层考量。
我看重的,首先是它所在的光伏赛道。*碳中和是全球不可逆转的大势,能源革命是未来几十年确定的星辰大海。沐邦在光伏行业,特别是N型电池技术路线上,是有过实实在在的积累和投入的。虽然眼下因为行业周期、管理、历史包袱等问题陷入了困境,被戴上了ST的帽子,但行业的长期前景,我认为依然光明。潮水退去时,裸泳者现形,但同样,被错杀的珍珠也可能沉在泥沙之中。
其次,是公司的转型决心与自救行动。*我仔细跟踪了公司的每一个公告,关注着它的每一步动向。无论是积极寻求国资合作,还是剥离不良资产,或是努力维持主营业务的运营,我都能看到管理层在绝境中求生的意志。一个公司和人一样,最怕的不是跌倒,而是跌倒后躺平放弃。只要它还在努力自救,还在想办法“活下去”、“好起来”,我就愿意给它一些时间,也给我自己的判断一些时间。
再者,这是我的“认知坚守”。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这家公司,阅读它的年报、公告,分析它的竞争对手,了解行业的动态。我清楚地知道它的风险在哪里——资金链、持续经营能力、监管压力……但我也看到了它潜在的机会,比如技术积淀的价值重估,比如困境反转的可能性。
在股市里,最可怕的就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见。如果我只是因为它是ST就恐慌抛售,那和我过去那些失败的、盲目的操作又有什么区别?我相信,只要公司的核心资产与业务本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恶化,行业的曙光还在远处隐约闪烁,那么,在严格控制仓位的前提下,我就应该给时间一点时间,让它去证明价值。
有时候,深夜对着沐邦的走势图,我会觉得特别奇妙。我们炒的不是股,是人性,是认知,是一场自己跟自己的漫长修行。在沐邦上的坚守,与其说是在等待一个股票的涅槃,不如说是在坚守我自己经过无数次失败后,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投资理念和心性。它是我的一面镜子,映照出我的贪婪、恐惧、耐心与勇气。它对我的考验,远比它未来能带来的金钱回报,要重要得多。
愿我们每一个在股海中挣扎浮沉的人,最终都能穿越迷雾,找到那条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路。不求一夜暴富,但愿稳步前行。这条路,我会带着我的沐邦,慢慢地走,稳稳地赚——用修行的姿态,迎接市场,也迎接那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