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2 08:00:20 股吧网页版
一字五跌停!昔日6倍牛股亏麻
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K图 603398_0

  昔日的光伏5倍“大牛股”*ST沐邦近期走出连续五个一字板跌停,上周五(5月9日)收盘跌停封单更是超过了44万手。

  2021年2月8日至2022年8月16日,借助当时新能源的市场风口,*ST沐邦一度累计涨幅超580%。

  但此后*ST沐邦股价一路下挫,2025年以来公司股价加速下滑,累计跌幅74%,总市值仅有26亿元。

图片

01

*ST沐邦:募集资金账户被司法强制划扣

  消息面上,*ST沐邦近日公告披露,因与无锡先导装备的合同纠纷,公司部分募集资金账户于5月7日被强制划扣4254.54万元。截至公告日,累计被划扣金额达1.22亿元,另有3488.16万元被冻结。这一事件直接暴露公司现金流濒临断裂: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其货币资金仅2.67亿元,但应付账款高达8.59亿元,短期偿债能力极弱。

图片

  更严峻的是,公司已因2024年营收低于3亿元、净资产为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叠加内控失效的“非标”意见,退市风险进一步加剧。

  据*ST沐邦5月8日公告称,2024年10月公司募集账户因与无锡先导买卖合同纠纷,被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冻结6935.00万元;2025年2月,公司与无锡先导因买卖合同纠纷达成调解。公司于2025年3月5日支付无锡先导设备款2667.80万元。因公司未完全执行调解内容,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扣划公司募集资金账户资金4254.54万元。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募集资金账户资金累计被划扣1.22亿元,被冻结3488.16万元。公司与无锡先导买卖合同纠纷债务已结清,后续待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确认后,将会解除因本案冻结的募集资金账户。

02

跨界光伏翻车

  *ST沐邦在2015年上市时,名为“邦宝益智”,旗下有知名玩具品牌——“邦宝”,当时被舆论视作“中国版”的乐高。

  但由于玩具行业竞争激烈,*ST沐邦决定跨界转型,2022年,*ST沐邦以9.8亿元高溢价收购净资产仅1.7亿元的豪安能源,溢价率高达751%。

  值得注意的是,收购时标的公司承诺四年净利润超7亿元,但2024年豪安能源却陷入亏损,触发9.8亿元业绩补偿条款。尽管公司通过计提补偿款将归母净利润亏损缩减至11.62亿元,但补偿款尚未实际收回,且原实控人张忠安通过参与定增耗资1.5亿元,在股价暴涨200%后套现离场。

  业绩方面,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暴跌83.24%至2.77亿元,归母净利润巨亏11.62亿元,同比降幅达4208.14%;扣非净利润亏损14.07亿元,同比骤降13266.94%。

  2025年一季度延续颓势,营收同比再降59.28% 至 6027.79万元,净亏损9948.61万元,毛利率降至-91.14%,同比下降192%。

  对于业绩断崖式暴跌,公司称此前押注的光伏业务成为主要拖累:豪安能源2024年营收锐减,叠加单晶炉销售退回冲减收入1.98 亿元,导致光伏板块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超90%降至不足60%。

  2025年5月6日,公司因2024年营收低于3亿元且净利润为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

03

专家:资本市场生态不断优化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发稿,2025年以来总计有263股被实施ST或*ST。而2024年全年,A股共有154家公司的股票被实施ST或*ST。

  2024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被称为“史上最严退市新规”。

  专业人士表示,2025年上市公司批量“戴帽”现象与退市新规的实施高度相关。专业人士认为,“戴帽”上市公司数量激增,正是退市新规优胜劣汰的直接体现,这将倒逼企业加速提质,有助于A股市场生态优化。

  比如*ST天择。原因是根据刚发布的年报,该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

  昔日大牛股*ST双成也是因为财务问题披星戴帽。公司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为-7830.47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170.79万元,营业总收入为1.74亿元,扣除后营业收入为1.69亿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ST正平、*ST广道、*ST云创则是由于2024年年度报告均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今年1月1日正式落地的退市新规,尤其是主板财务类退市指标的收紧,是核心诱因。”退市新规将主板公司触发退市风险警示的财务指标门槛提高,条件从“净利润为负+营收低于1亿元”调整为“净利润为负+营收低于3亿元”,首次触发即实施*ST。

  这背后,是监管层“严监管、强退市”的明确信号在不断释放。从国务院印发相关意见提出加大退市监管,到证监会、沪深交易所相继出台规则细化退市标准,监管不断加码。多名专家认为,这不仅是市场风险出清的新阶段,更是资本市场生态优化、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