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升集团(SH603305)$ #炒股日记# #强势机会#
在A股概念炒作与价值回归交替的市场中,旭升集团(SH603305)正呈现出罕见的“价值错配”机遇——股价经历阶段性深度调整后,汽车业务的坚实利润已足以支撑现有市值,而即将爆发的机器人业务则完全处于市场预期之外,堪称“明牌的业绩支撑+隐藏的十倍空间”,当下正是布局黄金坑的绝佳时机。
一、汽车业务:现金流稳盘,市值安全垫筑牢
作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龙头,旭升集团的基本盘早已过了“讲故事”阶段,成为实打实的利润贡献者。公司深耕电驱动系统、电池系统、底盘结构件等核心领域,不仅是特斯拉的长期核心供应商,更成功拓展比亚迪、理想、Lucid等优质新客户,形成多元化客户矩阵 。尽管2024年受行业价格战及特斯拉订单波动影响业绩短期承压,但随着2025年墨西哥工厂投产(月产能5万件镁合金壳体)、泰国基地动工,全球化产能释放将显著降低关税成本、缩短交付周期,推动汽车业务重回增长轨道。
根据业绩预测,2025-2027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将达42亿、55亿、7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25% 。稳定的订单交付、持续优化的产能利用率,让汽车业务成为公司现金流的“压舱石”,当前市值已充分反映这一板块的价值,为投资提供了坚实的安全垫——换句话说,现在买入,相当于“免费获赠”机器人业务的未来增长期权。
二、机器人业务:订单落地+量产临近,隐藏的业绩爆点
如果说汽车业务是“基本盘”,那么机器人业务就是旭升集团最具想象力的“彩蛋”,且这一彩蛋已从概念走向实质订单,却尚未被市场充分定价。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即将爆发的2025-2026年,旭升集团凭借技术壁垒抢占了全球头部供应链的核心位置:
- 特斯拉Optimus:核心供应商锁定确定性收益:作为Optimus执行器、关节部件镁合金壳体的核心供应商,每台机器人搭载的相关部件价值量约5000元。按照特斯拉2025年5万台量产计划,仅这一订单就将为旭升带来25亿元营收,且墨西哥工厂产能已精准配套特斯拉得州工厂需求 。
- Figure AI:独家供应抢占先发优势:公司是国内唯一为Figure AI人形机器人供应镁合金外壳的企业,已锁定10万台订单,总价值高达50亿元,首批2万台将于2025年三季度正式交付,率先兑现业绩增量 。
- 技术壁垒构筑竞争护城河:作为全球少数同时掌握压铸、锻造、挤压三大工艺的企业,旭升的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领先行业,其生产的机器人关节壳体在轻量化、精度上具备不可替代性,毛利率较传统产品高出3-5个百分点,确保了业务的高盈利性 。
更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机器人业务预计贡献营收超2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将突破20%,2027年有望增至50亿元,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而当前市场对这部分业绩几乎没有定价,对比那些“无订单却涨几倍”的机器人概念股,旭升集团的机器人业务堪称“明牌的确定性增长”,估值修复空间巨大。
三、产业风口+估值错配,布局时机一目了然
当下布局旭升集团,正契合“产业风口+估值洼地”的双重逻辑:一方面,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进入量产前夜,2026年有望成为行业爆发年,核心零部件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1200亿增至2030年的3000亿,需求将迎来十倍级增长;另一方面,公司当前股价仍停留在“汽车业务估值”层面,机器人业务的50亿元确定性订单、未来百亿营收潜力完全被低估,形成典型的“黄金坑”。
从财务角度看,2025-2027年公司营收将达75亿、100亿、130亿元,归母净利润5.6亿、7.1亿、8.8亿元,年复合增速超30%,毛利率将提升至23.5% 。随着机器人订单逐步交付,业绩增速将进一步超预期,推动估值从“汽车零部件估值”向“机器人+汽车双主线估值”重估。
在A股市场中,“有业绩支撑+有明确增长预期”的标的本就稀缺,而旭升集团当前的“基本盘托底+爆点业务未定价”格局,更是难得一见。当多数机器人概念股还在炒作“潜在合作”时,旭升已手握75亿元确定性订单,且量产节点清晰、产能配套到位。股价的阶段性调整,恰恰给了投资者以合理价格介入的机会。
结语:市场的错配往往是价值投资者的机遇。旭升集团的汽车业务筑牢安全边际,机器人业务打开成长天花板,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的前夜,这场“价值重估”已箭在弦上。当下布局,正是把握“业绩确定性+估值修复+成长溢价”三重收益的黄金时机,错过难再寻。
提醒,本人今天减仓天赐材料,多氟多,新强联。开新仓旭升集团。股市有风险,请自行判断买卖点。盈亏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