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华铁(603300.SH)近日接连发布重磅公告,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10月8日,海南华铁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胡丹锋宣布终止原定的减持计划,并计划在未来一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不超过5000万元。
公告显示,胡丹锋此次增持是“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增强投资者信心”。
此前,胡丹锋计划在9月8日至12月7日期间减持不超过44229507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22%。“变卦”背后,或与此前饱受投资者质疑的公司算力业务大单告吹有关。
2025年3月,海南华铁全资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与杭州X公司签署了一份为期5年的《算力服务协议》,合同总金额高达36.9亿元(含税)。该协议一度被视为海南华铁进军算力市场的标志性事件,带动公司股价在3月5日至7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3月12日股价上涨至13.26元,较年内低点4.76元涨了近2倍。
然而,仅仅不到7个月后,海南华铁于2025年9月30日发布公告,宣布该协议已终止,引发股民热议。
公告指出,由于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且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华铁大黄蜂决定向X公司发出解除协议函。协议解除后,X公司无需支付任何价款,华铁大黄蜂亦无需提供算力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协议终止后,公司并未产生任何采购成本、资本性支出或设备交付,因此对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无实质性影响。
海南华铁表示,尽管36.9亿元算力协议终止,但这属于日常经营合同,不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不会影响公司在算力领域的长期部署和战略规划,亦不存在严重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公司将继续推进算力业务落地,积极拓展合作伙伴,把握算力发展的重要机遇。
订单终止的消息发布当晚,上交所下发《监管工作函》,直指“重大合同终止相关事项”,监管对象覆盖海南华铁上市公司本身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要求公司就订单签署、终止的细节及信息披露合规性作出说明。
公开资料显示,海南华铁前身为 “华铁应急”,主业是高空作业平台、建筑支护设备租赁。2024年5月,海南华铁宣布跨界算力赛道,计划通过GPU高端算力租赁盈利。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称 “累计交付算力资产超14亿元”,但公司2024年年报、2025年中报均未将 “算力服务收入” 单独披露,相关收入仅归类于 “经营租赁及服务” 或 “加工销售” 两类。
截至9月30日,海南华铁收盘价为9.68元/股,较13.26元高点跌去27%,总市值为193.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