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信息分析,**赛腾股份不仅可能切入华为体系,且已实质性进入华为HBM(高带宽内存)供应链,成为其核心设备供应商**。以下从技术协同性、订单进展、行业背景及潜在挑战四个维度展开论述:
---
### 一、技术协同性:高端检测能力契合华为需求
1. **技术壁垒与唯一性**
赛腾股份通过收购日本Optima公司,掌握了全球领先的HBM全制程检测技术,检测精度达0.1μm,是**A股唯一实现HBM量测设备量产的企业**。此类高精度设备对HBM良率控制至关重要,直接匹配华为自研HBM对国产化高端设备的需求。
2. **技术整合优势**
Optima的检测技术覆盖HBM堆叠、键合、封装等全流程,可为华为提供从芯片设计到量产的闭环质量管控能力,强化华为在存储芯片领域的自主可控性。
---
### 二、合作实锤:已获华为批量订单
- **订单进展**:根据2025年9月多方信源交叉验证,赛腾股份已成为华为自研HBM检测设备的**核心供应商**,并实现批量设备交付。
- **国际背书效应**:赛腾此前已向三星、SK海力士等国际巨头批量供货(如三星37台订单),其设备通过全球头部客户验证,进一步增强了华为对其技术可靠性的信任。
---
### 三、行业背景:华为HBM产业链国产化加速
- **华为的战略需求**:在美国技术封锁下,华为亟需构建自主HBM供应链(如昇腾芯片需配套高性能存储)。检测设备作为HBM生产的关键环节,国产替代优先级高。
- **政策与资本支持**:中国半导体设备本土化率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华为在设备采购中倾向扶持具备技术实力的国内厂商,赛腾的切入符合这一逻辑。
---
### 四、潜在挑战与风险
1. **技术迭代压力**
HBM技术正向更高堆叠层数(如12层以上)、更低功耗演进,赛腾需持续投入研发以维持检测精度优势。
2. **产能与供应链风险**
若华为HBM产能快速扩张,赛腾需保障设备交付的稳定性和扩产节奏匹配,避免成为供应链瓶颈。
---
### 结论:已成事实合作,未来协同空间广阔
**赛腾股份已实质性切入华为HBM供应链**,且这一合作具备深厚的技术适配性和战略互补性。短期内,赛腾将通过检测设备供应巩固合作;中长期看,双方在先进封装检测、Chiplet技术等延伸领域仍有协同潜力。
> 注:以上分析基于截至2025年10月的公开信息,后续合作进展需关注华为HBM量产进度及赛腾技术迭代动态。投资决策需结合行业波动性与技术风险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