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浪潮下,长川科技凭借“测试三大件”的全面布局实现股价与业绩的同步高增,而业务横跨消费电子与半导体领域的赛腾股份,却陷入股价滞涨的尴尬境地。市场的估值分化背后,是对其技术含金量的认知偏差,还是成长逻辑的尚未兑现?本文将从技术壁垒、业务结构、成长动能三个维度,剖析赛腾股份的投资价值!!!
一、技术含金量:稀缺性与先进性的双重突破!
相较于长川科技在传统测试设备领域的全面布局,赛腾股份的技术优势集中体现在高端检测领域的“精准卡位”,其核心技术具备全球稀缺性与产业刚需性。
1. HBM检测:全球第三的技术话语权!
半导体产业进入AI时代,HBM(高带宽存储器)成为高端芯片的核心组件,而其检测技术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赛腾股份通过收购日本Optima,一举掌握全球仅三家具备的HBM全制程检测技术,检测精度达到0.1μm,可精准识别堆叠层间对准、微凸点缺陷等关键指标!!!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打破了海外垄断,更实现了商业化落地——已获得三星37台设备订单(2025年交付),同时进入SK海力士供应链,国内还拿下华为HiBL1.0 HBM的TSV硅通孔检测订单,直接适配2026年昇腾950系列芯片量产需求!!
从产业价值看,2025年全球HBM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50亿美元,而国产检测设备渗透率不足10%,赛腾股份作为A股唯一实现HBM检测设备量产的企业,正站在国产替代的风口之上。
2. 先进制程与封装检测:全链条技术布局
赛腾股份的技术覆盖并非局限于单一环节,而是形成了“先进制程+高端封装”的全链条布局。在晶圆制造端,其晶圆外观检测设备已进入中芯国际14nm产线,较国际竞品具备20%以上的成本优势,实现成熟制程与先进制程的双向渗透!!!在封装测试端,针对Chiplet(芯粒)这一关键技术方向,其3D封装检测设备已通过长电科技验证,预计2025年相关订单增长超50%!!!!!
这种技术布局与长川科技形成差异化竞争:长川科技以“测试机+分选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见长,聚焦后道封测环节;赛腾股份则在前端制造检测与高端封装检测领域建立优势,更贴近AI芯片、先进存储器等增量市场需求!!
3. 研发基因:并购整合与自主
赛腾股份的技术积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自主研发+海外并购”的双轮驱动构建护城河。公司不仅通过收购日本Optima获得高端检测技术,还整合菱欧科技等企业的自动化技术,形成“光机电一体化”的核心能力!!2024年公司半导体业务毛利率维持在45%左右,与长川科技的行业领先水平基本持平,印证了其技术的盈利转化能力。
二、业务结构:被低估的半导体成长主线!
股价滞涨的核心症结之一,在于市场对赛腾股份的认知仍停留在“消费电子设备商”,而忽视了半导体业务已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的事实。
1. 消费电子:稳定基本盘的现金流支撑
消费电子业务是赛腾股份的营收基石,2023年占比达92.8%,其与苹果的深度绑定(合作始于2011年,营收占比超50%)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2025年iPhone 17的AI功能升级与潜望式摄像头普及,将催生新一轮设备更新需求,预计相关订单规模超10亿元,单机价值量提升30%,这一基本盘的复苏将为半导体业务研发提供保障。
需要明确的是,消费电子业务的短期波动(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5.8%)属于行业周期性调整,而非竞争力弱化。公司44%以上的毛利率水平,显著高于消费电子设备行业平均,显示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
2. 半导体:从“配角”到“主角”的质变
半导体业务虽目前营收占比仅14.02%(2025年7月数据),但增长动能已全面激活。2024年公司半导体设备合同负债达14.7亿元,2025年新增订单预计超20亿元,南浔基地6月投产后,半导体设备年产能将提升至300台套,为业绩释放提供产能支撑。
对比长川科技,赛腾股份的半导体业务具备更清晰的增量逻辑:长川科技客户以国内封测厂为主(长电科技、华天科技等订单占比60%),而赛腾股份已切入三星、SK海力士等国际头部供应链,海外市场拓展空间更广阔。民生证券测算显示,在国内成熟制程产能扩张场景下,赛腾股份相关设备市占率约12%,随着先进制程检测需求爆发,这一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
三、投资价值:估值错配下的成长机遇
当前赛腾股份18.29倍的PE(TTM),与长川科技70倍的动态PE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估值分化源于市场认知偏差,却也造就了投资机遇。
1. 短期:业绩拐点与订单兑现共振
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下滑主要受消费电子需求疲软与半导体订单交付节奏影响,随着iPhone 17量产备货启动与三星HBM检测设备交付落地,公司业绩有望在三季度迎来拐点。从财务数据看,44.48%的毛利率与10.37%的净利率保持稳定,显示其盈利基础未受根本冲击,一旦收入端复苏,利润弹性将快速释放。
2. 中长期:政策与产业的双重红利!!
半导体设备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三期重点支持的“卡脖子”领域,赛腾股份凭借HBM检测、Chiplet封装检测等核心技术,已入选工信部相关支持目录,将直接受益于政策红利。从产业趋势看,AI芯片算力竞赛推动HBM与Chiplet技术加速渗透,赛腾股份的技术布局与产业升级方向高度契合,2024年半导体业务营收5.68亿元,较2021年的2.17亿元实现翻倍增长,成长轨迹清晰可见!!!
3. 风险提示:业务平衡与竞争挑战
需注意的是,消费电子业务的周期性波动仍可能短期影响公司业绩,而半导体设备领域面临长川科技等同行在传统测试领域的竞争压力。此外,应收账款与存货规模的变化需持续跟踪,避免现金流风险累积。
结语:重新认识“隐形冠军”的价值
市场对赛腾股份的估值锚定,仍停留在其消费电子龙头的传统认知中,却忽视了其在半导体高端检测领域的“隐形冠军”地位。从技术含金量看,其HBM检测技术的稀缺性不亚于任何国产设备龙头;从成长逻辑看,14%的半导体营收占比正孕育着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当长川科技的估值已部分反映行业景气度时,赛腾股份的股价滞涨更可能是价值错配而非成长乏力。随着半导体订单的持续兑现与消费电子基本盘的复苏,这家横跨两大高景气赛道的科技企业,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与业绩增长的双击行情!!!#强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