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佳上市5天,股价从70.52元跌至62.48元,股吧里绝望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融资余额却从8555万增至1.33亿,换手率始终维持在20%以上。有人看到风险,有人看到机会,而我看到的,是市场情绪冰点下,不同资金维度对"绝望"二字的迥异解读。
第一层:看山是山——数据的结构性绝望
直观数据摆在那里:71%的首日换手率,意味着七成筹码在上市第一天就完成了交换;1.33亿融资盘,意味着有资金在64-66元区间不断加杠杆买入;29.76倍的动态市盈率,在风电设备行业并无明显低估。这些数字构成了最表层的"绝望"——套牢盘层层叠叠,没人知道底在哪里。
股吧的评论印证了这种绝望:"机构全跑了,拉萨席位接盘,没戏了"、"融资盘这么多,迟早踩踏"。看山是山,这就是结构性的压力,多数人的认知止步于此。
第二层:看山不是山——逻辑的升华与解构
但市场的真相,从不在数据的表层显现。若主力存在,他看的不是融资余额,而是对手盘是否绝望;若量化主导,它看的不是PE,而是波动率是否触达阈值;若散户互割,他们看的不是政策,而是"我好像亏了,跑吧"的本能反应。
这三种力量博弈的结果,构成了第二层的"绝望":不是股价跌了多少,而是最后的多头何时心理崩溃。融资盘不是铁板一块,那1.33亿中,有30%是风控严格的大户,50%是进退两难的普通账户,20%是满仓满融的赌徒。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杠杆资金都有平仓线,即使不是强制平仓,也有心理崩溃线。
第三层:看山又是山——重构市场的本质
然而,当所有人都看到绝望时,市场往往会给出意外的答案。看山又是山,这个"山"不再是数据堆砌,而是对人性博弈的重新认知。
资本市场从未改变其本质:财富的二次分配,总在绝望中埋下希望的种子。当股吧评论趋于一致地悲观,当融资余额增长至阶段性高点,当技术指标进入超卖区域,短期空头的衰竭与多头的试探,往往只差一个触发点。
目前的持仓卡在成本线附近,这不是被动被套,而是主动选择的博弈点。没有开融资,意味着不会被杠杆的脆弱性反噬。下周一,要么在收盘价附近全身而退,要么在关键止损位离场。这个决策无关预测,只关乎纪律。
写给自己:不要高估逻辑的推演,不要低估资金的冲击。周一9:30,所有分析都将让位于真实的买卖力量。若涨,是对持仓的奖励;若跌,是对风控的惩罚。市场从不奖励"正确",只奖励"活着"。
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自主。
62.7开盘,数字玄学,仅供娱乐$德力佳(SH603092)$
跌多了自然会在,这是一个常识问题,不用邓导收盘再发了,赚多赚少看主力心情不好不做预测。$德力佳(SH603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