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登陆A股市场约5个月的“透析第一股”威高血净(SH603014,股价38.61元,市值161.29亿元),便迅速抛出了一份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10月17日晚间,威高血净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山东威高普瑞医药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高普瑞)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威高普瑞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公告明确指出,经初步测算,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并构成关联交易,但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变更,不构成重组上市。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经公司申请,威高血净股票自2025年10月20日(星期一)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笔交易的对手方全部来自“威高系”内部。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的交易对方为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高股份)、威海盛熙企业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威海盛熙)和威海瑞明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威海瑞明)三方。其中,威高股份是威高血净的第二大股东;另外两家合伙企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名称中均带有“威高”字样,关联关系不言而喻。
威高血净宣布停牌,剑指“威高系”医疗包装资产
根据威高血净发布的《关于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的停牌公告》,公司股票已申请自2025年10月20日(星期一)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停牌的缘由是公司正在筹划的一项重大资产收购计划。
公告显示,2025年10月17日,威高血净已与交易对方威高股份、威海盛熙和威海瑞明签署《合作意向协议》,约定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标的公司 100%股权。
交易完成后,威高普瑞将从兄弟公司变为威高血净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方面表示,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保证公平信息披露,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按规定申请停牌。
此次交易的标的公司——威高普瑞,成立于2018年9月13日,注册资本约1.0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龙经。其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威高路10号。
从经营范围来看,威高普瑞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企业,业务涵盖第一、二、三类医疗器械的生产与销售,以及医用包装材料制造、药品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
官网显示,威高普瑞隶属于威高集团,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取得注册证的预灌封注射器生产厂家,持续引进国际最新的预灌封注射器生产线和产品技术,目前产品品种涵盖整个预灌封注射器系列。
威高血净公告明确,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具体交易方式以后续公告披露的信息为准。股票停牌期间,公司将根据事项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待上述事项确定后,公司将及时发布相关公告并申请公司股票复牌。
三大交易对手全揭秘,均属“威高系”
此次交易之所以被明确定义为“关联交易”,原因在于交易对手方的特殊身份。
公告披露,本次交易的卖方共有三家,分别为:威高股份、威海盛熙和威海瑞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威高血净的股权结构发现,威高股份本身就是威高血净的股东之一。根据威高血净2025年半年度报告,威高股份是其第二大股东,持股数量达0.98亿股,持股比例高达23.90%。
其次,另外两家交易对方同样带有浓厚的“威高”背景。公告显示,威海盛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威海威高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而威海瑞明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则是“威海威高启明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均包含“威高”字样,清晰地指向了其与威高血净控股股东——威高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高集团”)的紧密关系。
威高血净半年报显示,威高集团为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41.75%,实际控制人为陈学利。
此次交易,本质上是威高集团控制下的不同主体之间的一次资产重组与整合。
作为一家专注于血液净化医用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威高血净于2025年5月19日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上市后,公司业绩表现稳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8.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10.11%。
对于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威高血净也在公告中提示了风险。公司称,截至目前,本次交易仍处于筹划阶段,具体交易方案仍在协商论证中,尚需提交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审议,并获得有权监管机构批准,能否最终取得批准及取得批准的时间均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