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能源(安徽)有限公司与合锻智能的关系: 聚变能源(安徽)有限公司与合锻智能在核聚变领域存在紧密合作关系,具体体现在项目承接、技术协同、战略联动等多个层面:
一、项目承接:真空室等核心部件制造
1. 真空室扇区核心部件:
合锻智能承接BEST项目真空室扇区核心部件、窗口延长段及重力支撑等制造任务,该部件需在极端真空环境下维持装置稳定性,技术难度高。
2. 订单规模与交付计划:
2024年合锻智能与聚变新能签署2亿元真空室合同,计划2025年交付,订单金额占合锻智能2023年营收的12%,凸显业务重要性。
二、技术协同:高端装备与核聚变工艺融合
1. 液压机与机械压力机技术:
合锻智能依托液压机、机械压力机等高端装备制造技术,解决聚变堆复杂部件的研发制造难题,如真空室构件的成形焊接。
2. 技术攻关与预研:
双方围绕聚变能开发、技术攻关、应用研究及制造工艺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服务于核聚变装备的专业化制造平台。
三、战略联动:产业联盟与政策协同
1. 聚变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合锻智能作为聚变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与聚变新能、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推进聚变能商业化进程。
2. 政策推动与市场布局:
合锻智能董事长严建文在全国两会提案中建议成立国家级聚变尖端制造创新中心,与聚变新能推动的“三步走战略(https://baike.baidu.com/item/%E2%80%9C%E4%B8%89%E6%AD%A5%E8%B5%B0%E2%80%9D%E5%8F%91%E5%B1%95%E6%88%98%E7%95%A5/54561728)”(BEST-CFEDR-商业聚变堆)形成协同效应。
四、高管联动:严建文的双重角色
1. 严建文的战略定位:
合锻智能董事长严建文同时担任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董事长,推动双方在技术研发、项目承接、产业布局等方面的深度联动。
2. AI技术与核聚变融合:
严建文强调通过AI技术优化核聚变装置的精准放电控制,合锻智能与聚变新能可能在智能化控制领域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