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能源砸10亿投向“国字号”战新基金
中煤能源宣布出资10亿元认购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央企战新基金”)的份额,持股比例达1.96%。这笔投资资金来自公司自有资金,不会影响其日常运营或主营业务发展。该基金总规模高达510亿元,采用公司制结构,由新设立的央企战新产业发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目前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备案。
基金主要聚焦九大战新产业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旨在推动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也未达到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的标准。除中煤能源外,参与出资的还包括中国国新、中国移动资本、中国石化资本、国家电投、华润、招商局集团等一批重量级央企和国企,阵容堪称“国家队”。
这笔钱投出去,到底图什么?
看到一家传统煤炭巨头突然出手10亿参与战新基金,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不像是它的风格。但在我看来,这件事恰恰反映了当前央企转型的真实逻辑——从单一资源型扩张,转向战略资本运作与产业链协同升级。
中煤能源近年来其实一直在悄悄调仓换股。就在不久前,它还全资收购了山西中煤平朔新能源公司,进一步整合新能源业务。这次参与战新基金,不是孤立动作,而是系统性布局的一环。虽然其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但第三季度已现回暖迹象,说明基本面仍在调整中保持韧性。
更重要的是,战新基金的投资方向与中煤自身的主业并非毫无交集。比如在煤化工高端材料、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矿区综合能源服务(风光火储一体化)等领域,都可能成为基金覆盖的创新赛道。通过这只基金,中煤不仅能接触到前沿项目,还能接入更广泛的产融平台,拓展合作生态。
我怎么看这次出手?
说实话,我并不认为这是短期炒作行为。相反,这是一次典型的“长期资本+战略卡位”操作。10个亿对中煤来说不算小数目,但它选择用自有资金而非融资方式投入,且明确强调不影响主业运转,足见其审慎态度。
从行业角度看,煤炭板块近期整体资金面偏弱,五日主力净流入虽有反弹,但行业净流出仍在持续。在这种背景下,中煤主动向外延伸战线,反而显示出一种逆周期布局的眼光。
当然,公告里也提示了风险:没有保本承诺,收益不确定,存在政策、技术和市场多重风险。但我认为,对于这类国家战略导向的基金,短期回报不该是首要考量,关键在于能否抢占未来产业入口。
总的来说,中煤这一笔投资,看似低调,实则深远。它不只是在投钱,更是在为下一个十年的能源格局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