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能源最新披露的三季度财报呈现出一幅典型的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图景。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05.84亿元,同比下降21.24%;归母净利润124.85亿元,同比下降14.57%。这份看似下滑的业绩背后,实则隐藏着煤炭行业周期波动与企业战略调整的双重逻辑。
细究数据发现,核心煤炭业务收入893.33亿元,同比下降24.2%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主因。其中买断贸易煤销售价格同比下跌129元/吨,跌幅达21.6%;销量同比下滑1329万吨,降幅13.1%。这种量价齐跌的局面直观反映了当前煤炭市场的供需关系变化。值得玩味的是,自产商品煤销量反而微增1.1%至10145万吨,显示出公司在自有资源掌控上的韧性。
三季度单季数据透露出企稳信号。当季归母净利润47.8亿元,同比仅下降1%,环比大幅增长28%。中金公司研报指出,3Q25盈利表现好于预期,主要得益于成本把控成效显著。自产煤吨销售成本同比下滑9.9%至247元,安全维简费等相关成本明显减少。与此同时,煤价环比回升趋势初现,3Q25自产煤售价482元/吨,环比上涨7.3%。化工业务也呈现回暖迹象,3Q化工总毛利环比增长54%至6.95亿元。
现金流结构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1.1亿元,虽同比下降18.04%,但依然保持充沛;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36.0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8.44亿元大幅扩大,暗示公司正处于资本开支周期。资产端,在建工程较上年末增加16.2%,长期股权投资增长8.34%,这些投入或许在为未来业务拓展埋下伏笔。
股东结构方面出现微妙调整。景顺长城景颐双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进十大流通股东,取代了易方达沪深300ETF。这种机构投资者的调仓行为,可能反映出市场对中煤能源不同侧面的价值判断。
最具战略意义的动向来自新能源布局。公司宣布以1.15亿元收购山西中煤平朔新能源有限公司30%股权,实现全资控股。这家成立于2022年5月的新能源公司,盈利呈现加速态势:2024年度除税后利润589.16万元,2025年前8个月已达1110.41万元。此次收购被表述为“理顺产权和管理关系,进一步整合平朔矿区新能源产业布局”,实则透露出传统煤企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坚定步伐。
当前资本市场给予中煤能源的估值水平颇具意味。以10月27日收盘价计算,市盈率约10.6倍,市净率约1.16倍,这种估值结构既反映了市场对煤炭行业周期性特征的认知,也可能包含了对公司转型前景的观望态度。
信达证券近期研报认为,当前正处在煤炭经济新一轮周期上行的初期,煤炭价格总体趋势向上。这种行业研判与中煤能源三季度业绩的环比改善相互印证。在传统能源业务展现韧性的同时,公司通过收购新能源公司股权所传递的转型信号,或许比当期的盈利波动更值得持续观察。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