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刘丽靓)10月16日,中国中车现代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大会在吉林长春召开。大会以新质领航、央地协同、链动氢能、共链共建为主题,深入践行中央企业现代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聚焦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氢能三大产业链跨链协同,旨在搭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平台,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本次大会共征集“七个聚焦”共链行动项目57项,涉及中车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共79家。项目类别涵盖供需匹配、协作配套、创新合作、资源共享、产融结合、央地合作多个方向。为了积极响应国务院国资委关于用好共链行动服务平台、发布产业供需对接清单、产业链合作伙伴“白名单”要求,会议发布了中国中车产业链“白名单”,涉及民营企业4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2家。
中国中车董事长孙永才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唯一一家产业化集团和我国清洁能源装备重要骨干企业,中国中车致力构建轨道交通装备与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发展新格局,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发挥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中国中车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的部署和要求,推动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氢能三大产业链跨链协同,为新时代东北及吉林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吉林省副省长王子联在致辞中表示,吉林省与中车产业合作密切、历史渊源深厚,在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氢能产业等领域合作不断结出丰硕成果,是央地合作的标杆和典范。在推进吉林省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中,吉林将与中国中车紧密协作、共链协同,构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光带”和“示范区”。
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二级巡视员孙鹏在致辞中表示,大会聚焦“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氢能”三条重要产业链的跨链协同与共链共建,国务院国资委将支持中央企业积极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与产业链上各类企业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互利合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郝立顺表示,推动中央企业现代产业链融通发展,是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要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支持包括中国中车在内的广大企业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共同谱写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与氢能产业链融通发展、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司长王平表示,轨道交通装备是国家综合实力与大国重器的集中体现,清洁能源装备与氢能产业链则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国家铁路局积极支持并引导铁路领域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深化创新、加强协同,支持中国中车等企业在共链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会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吉林省副省长王子联、中国中车副总裁余卫平分别代表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中车集团签署《氢能产业链合作协议》。在氢产业链应用场景建设项目签约仪式上,长客股份公司与相关单位分别签署《氢能城际市域列车合作协议》《新型小单轨系统技术研究科技创新项目合作协议》。作为牵头企业,长客股份公司联合11家链上企业、高校院所,共同组建“吉林省氢能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中国中车与链上合作伙伴举行了《海水原位制氢产业链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会上,中国中车发布了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列车具有绿色环保、成熟可靠、智慧舒适、文旅融合等特点,有力推动氢能产业链融通发展,是我国在绿色轨道交通领域的全新突破,标志着氢能驱动未来城市出行迈入崭新阶段。中国中车还举行了科技创新自主化会议、应用场景供需对接会、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会三场平行会议,深度搭建与产业链合作伙伴的沟通平台,着力构建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与氢能产业链共链融通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