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从大规模建设阶段转到高质量运营阶段,城轨线路增速逐渐放缓,城轨车辆采购和交付量也出现下降。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以下简称“城轨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24年度主要装备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各城市采购城轨交通车辆共计3784辆,采购金额共计419.01亿元,各车辆制造企业交付车辆共计5473辆,采购车辆和交付车辆数同比分别下降30.05%和10.04%。
受此影响,城轨领域产能过剩问题引起更多关注。
中国中车(601766.SH)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当前城轨投资和建设高峰期已过,中国中车的城轨订单也出现明显下滑态势。“在2020年之前,年订单量可达9000辆。2024年城轨车辆订单下滑至3000余辆。按照各城市线路规划、审批及建设情况预测,2025年新造车辆新签和交付量将与2024年大致持平。”
产能过剩投资下滑
《报告》显示,2024年,杭州、北京、深圳等16个城市发布了36个车辆采购项目,采购车辆数共计3784辆。其中,采购车辆最多的城市是杭州,共计8条线路参与了招投标,包括3条新建线路、4条延长线路和1条增购线路的车辆采购。总体看,杭州2024年全年采购车辆数共计1016辆,采购总金额为134.05亿元。
此外,北京、深圳、济南3个城市车辆采购数量也超过400辆。青岛、无锡、长春、台州4个城市车辆采购数量超过100辆。加之杭州,上述8个城市车辆采购数量占全国总量的91.18%。
目前,中国城轨行业长期实行企业定点资质,国内有7家企业拥有城市轨道车辆生产资质,可生产地铁、轻轨等轨交车辆产品。其中,包括中国中车6家子公司和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车装备”)。中国中车下属6家子公司在城轨车辆领域市场份额占比高达90%以上,而京车装备主要立足于北京市场。
“中国中车下属6家企业的年生产能力都接近或超过1500辆,这意味着仅中国中车一级子公司年生产能力已达9000辆以上。再加上京车装备的产能,全国城轨车辆产能早已过万。”上述中国中车人士表示,当前全国城轨年招标量仅为产能的40%左右,城轨领域产能过剩问题愈发突出。
中国中车2021年半年报显示,中国中车城轨车辆年产能为1.18万辆。
对于产能过剩、产业面临结构性调整等问题,中国中车在财报中指出,中国中车已成立专门机构研究改革方案,按照不同板块不同策略原则,通过业务重组、压缩产能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
中国中车方面称,将严格控制上述车辆总组装产能,大力推动动车组、城轨车辆、机车“修造一体化”,促使修理与新造资源共享,提高动车组、城轨车辆和机车的新造产能利用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城轨领域项目的审批门槛提高和主要城市的城轨建设高峰已过,城轨领域投资和新增里程不断下降的趋势也难以改变。
城轨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规模在2020年达到6286亿元的最高峰,此后几年投资规模也持续回落。2024年,完成投资额为4749.41亿元。
2025年3月,城轨协会发布《城市轨道交通2024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预计,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额合计约3391.77亿元。这意味着城轨投资规模在今年还将继续下降,甚至可能降至2020年(6286亿元)投资规模的53.96%。
一位地方政府人士对记者表示,2018年以后,中央收紧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相关审批,此后城轨项目审批一直坚持“严控风险,量力而行”的原则。“这表明,城市轨道交通疯狂建设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未来城轨领域的重点将是优化运营,做好存量。”
在城轨投资下滑的同时,中央也在严控城轨车辆产能。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投资项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产业〔2018〕323号)提出,各地严控城轨车辆新增产能,城轨车辆产能利用率低于80%的地区和企业,不得新增城轨车辆产能。各地严查“投资换订单”问题,严控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城轨车辆产能。
设备更新改造订单增多
在新建订单减少的同时,城轨领域相关改造和维修需求却在逐渐增加。
《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共有20个城市发布50个城轨交通信号系统采购项目,其中涉及了25条新建线路,7条大修改造线路,18条延伸线以及2个增购项目,共52条城轨交通线路,采购总金额为131.45亿元,同比增长31.02%。
从2024年中标的项目类型来看,与前两年相比,城轨交通信号系统新建线和延伸线的中标项目数量只是略有增加,而信号系统改造项目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城轨协会方面称,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内地已开通运营15年以上城市有10个,共38条线,其中已开通运营20年(含)以上的线路共有19 条,约646.02公里;开通15年至20年的线路共有19条,约897.35公里;开通运营10年以上的城市21个,开通运营10年至15年的线路共有60条,约2226.02公里。
这些已开通15年以上的线路相关设备已接近设计使用寿命期限,10年以上的线路也将陆续进入设备更新周期。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运营的年限逐年增长,更新改造需求已较为迫切,信号系统改造的市场空间正在逐步显现。
上述中国中车相关人士也表示,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车辆相对减少,车辆改造和维修需求增加。
“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超过1万公里,如此体量支撑下,仅看更新改造市场,也有很大的空间,因此,我对行业总体未来发展保持积极乐观的看法。”众合科技(000925.SZ)副总裁许明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许明介绍,现在信号系统新建市场高于更新改造市场,预计未来两三年,占比可能会达到1∶1,而后更新改造市场将逐步大于新建市场。
“机电电子类设备的使用周期通常是15年。15年之后,设备的可靠性会降低,故障率也会不断提升,而机电设备在整个地铁投资中占比较低,所以其更新改造对于地方政府和地铁公司来说,资金压力并不大。”许明表示,特别是国家提出了“以旧换新”政策,未来市场会形成相对确定并具备连续性的有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