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州车展刚一开幕,魏牌就扔出一枚重磅炸弹:正式宣布品牌焕新,并首发搭载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VLA大模型技术。这套名为Coffee Pilot Master(CP Master)的新一代辅助驾驶系统,不仅是技术升级,更被官方定义为“听得懂、看得见、会思考、可信任”的智能驾驶新范式。最引人注目的是,它能通过中控卡片实时展示AI的决策过程——从感知到执行,每一步都透明可见,试图真正解决用户对自动驾驶“不敢用”的核心痛点。
发布会上,魏牌CEO冯复之明确表示,此次焕新将围绕价值、形象、体验和服务四大维度展开,目标是打造一个更年轻化、国际化的高端科技品牌形象。而CTO吴会肖则亲自揭晓了VLA大模型的四大能力:语音交互更自然、空间语义理解更强、视觉语言融合让系统能“主动避险”,以及最关键的信任可视化。这背后,是长城在智能驾驶路径上的清晰判断——不是单纯追求端到端或世界模型的“未来叙事”,而是先让用户敢用、愿用。
我一直在关注魏牌这一轮的动作,说实话,这次VLA的发布让我看到了难得的务实与远见。行业里太多厂商还在堆硬件、讲概念,而魏牌却把焦点拉回到“人车关系”本身。谭健在接受采访时说得直白:“用户的褒贬不一,核心在于信赖没建立起来。”这句话戳中了当前智驾普及的最大瓶颈。你有激光雷达、有高算力芯片,但如果车主始终不敢放手,那技术再强也只是摆设。
所以我认为,VLA真正的创新不在算法多先进,而在那个“思考过程可视化”的小窗口。它像一座桥梁,让冷冰冰的AI有了“共情”的可能。当你知道它为什么减速、为何变道,恐惧感自然降低。这种设计思维,比一味追求NOA里程更有温度,也更可持续。
更让我意外的是,长城并没有把老车主抛弃。尽管VLA依赖更高算力的索尔芯片,但他们正在做模型压缩和蒸馏,力求让老款高山和蓝山也能获得接近新车型的体验升级。这种“不割老用户韭菜”的做法,在如今频繁换代的新能源市场尤为稀缺。
当然,技术落地只是第一步。魏牌现在的挑战是如何让这套理念真正触达用户。好在他们已经摸索出一套独特的传播方式——从魏建军本人的社交媒体活跃,到“高山789”精准切入家庭与商务多元场景,再到邀请用户深度试驾,都在传递一种真诚的品牌气质。这不是靠广告砸出来的,而是靠产品力和价值观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
说到底,魏牌这一波焕新,不只是换个LOGO或推几款新车,而是在重新定义国产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成长逻辑:技术要硬,但更要让人信;流量要抓,但更要走心。如果这条路能走通,它或许会成为下一个阶段中国品牌向上的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