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1 06:05:50 股吧网页版
燃油车“回暖” 90.2万辆车背后的复苏逻辑与市场新局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陈燕南

  “感觉现在燃油车的‘焕然一新’。搭载了辅助驾驶,也可以像新能源汽车一样有自动跟车、记忆泊车等功能,还能听懂方言,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智能体验。” 近日,在北京的一家汽车4S店,一名关注燃油车的消费者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近几个月来中国车市出现了一个转折 —— 传统燃油乘用车销量达到 90.2 万辆,同比激增 13.5%。这并非孤立的月度波动,乘联会数据显示,6 — 8 月燃油车销量已连续实现同比增长,涨幅分别达 9.7%、9.5% 和 13.5%,并拉动 1—8 月累计销量回升至 714 万辆,同比增长 1.1%。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 55.2%的市场中,燃油车的逆势回暖引发行业对动力格局的重新审视。

  “这轮燃油车复苏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并非趋势逆转。”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袁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市场理性回归让燃油车的固有优势重新凸显,而智能化升级与场景适配能力的提升成为关键推手。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燃油车出现“回暖”迹象,不过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动能并未衰减。里斯战略咨询中国区合伙人何松松对记者表示,可以大胆断言2025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历史性转折点,预计全年销量将达1500万—1600万辆,同比增长40%—50%,首次超越传统燃油车销量。

  政策、价格与技术的协同发力

  目前,燃油车正在释放出积极的信号。数据显示,乘用车内销方面,8月乘用车国内销量200.7万辆,环比增长12.3%,同比增长15.1%。其中,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90.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加10.7万辆,环比增长10.9%,同比增长13.5%;1—8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474.7万辆,同比增长13.6%。其中,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71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加7.5万辆,同比增长1.1%。

  记者注意到,政策托底正在激活换购需求。目前,国家 “以旧换新” 政策的持续发力成为重要推手。“2025 年以旧换新政策在拉动大量家庭换购需求,燃油车作为传统主力车型受益明显。”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强调。

  同时,价格优惠成为燃油车最直接的破局武器。此前,不少车企推出“一口价”模式。这一策略通过全国统一售价、大幅降价燃油车吸引消费者,试图在新能源浪潮中夺回主动权。

  “部分车企通过降价策略推动终端售价下探,有效激发了消费潜力。”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对记者分析道。

  此外,燃油车正通过技术升级打破 “智能落后” 的刻板印象。“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领域的持续优化,让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差距不断缩短。” 高政扬指出。南北大众、丰田、奥迪、长城汽车等中外品牌加速 “油电同智” 战略,形成多维度技术突破。

  其中,合资品牌的智能化反攻尤为迅猛。例如大众速腾打出 “智能升级 + 价格让利” 组合拳,终端售价下探至 12 万元区间,8 月销量达 1.9 万辆,同比增长 12%。

  一汽-大众于9月启动大规模 OTA 升级,覆盖迈腾 B9、高尔夫、探岳 L 等主力燃油车型,带来超过 400 项功能优化。升级后的车型终结 “出厂即定型” 的历史,智能座舱支持复杂语音指令识别(如 “打开车窗并调低空调至 22”),6 种情景模式一键切换(含通勤、长途、雨雪等场景),还新增车载 KTV 与音乐星球个性化推荐功能。辅助驾驶方面,有部分燃油车配合端到端高速 NOA 功能,可自动完成跟车、变道与避障。奥迪则以交互系统升级巩固优势,燃油车全系搭载新一代 MMI 智能交互系统,语音唤醒速度提升至 0.3 秒,支持 OTA 持续迭代。

  “燃油车在长途出行、低温环境等场景的优势仍是新能源汽车短期内无法企及的,如今智能化短板的补齐更强化了这种竞争力。” 袁帅强调,加油便捷性、续航稳定性与智能体验的结合,成为燃油车吸引用户的核心逻辑。

  新能源汽车市场转向高质量发展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降温,本质是市场从高速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 高政扬认为,这并非新能源汽车本身吸引力下降,而是 “边际效应” 与燃油车升级形成的双重影响。

  记者注意到,基础设施短板仍在制约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充电焦虑仍是核心梗阻。“尽管充电桩数量增长,但在中西部和三四线城市布局仍不完善,老旧小区安装难问题突出。”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袁帅补充道:“充电时间长、极端天气续航衰减等问题,让新能源汽车在长途场景中难以替代燃油车。” 这一痛点在北方市场尤为显著,J.D. Power 2025 年东北区域调研显示,冬季纯电车实际续航较标称值衰减达 40%,导致燃油车在该区域市场份额环比提升 8 个百分点。

  技术迭代引发的保值焦虑同样不容忽视。“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太快,消费者担心刚买车就过时,加上二手车贬值率高,自然会持观望态度。” 高政扬解释道。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2025 年 9 月发布的《2025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流通行业报告》,新能源二手车三年平均保值率为 43%,燃油车为 62%。

  此外,产品同质化正削弱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卷”正在引发部分消费者审美疲劳。“部分车型在续航、智能化上趋于雷同,缺乏突破性创新。”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新能源主导增长燃油车坚守基盘

  那么未来汽车行业的动力格局是什么呢?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车市将进入“多元并存、逐步过渡”的新阶段。

  尽管燃油车短期“回暖”,但新能源汽车的主导地位已确立。有数据显示,8 月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 55.2%,连续5个月超 50%。1—8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39.5 万辆,同比增长 26.8%,仍保持高速增长。

  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燃油车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有分析指出,在长途、重载、低温等场景仍具不可替代性,智能化升级更拉长了其生命周期。

  长城汽车首席技术官吴会肖曾表示,由于要考虑全球市场,以及国内还有一部分燃油车用户,长城汽车会继续在燃油车领域进行投入。

  值得关注的是,混动正在成为关键过渡形态。插电混动(PHEV)与增程式车型正成为市场折中选择。“这类车型兼具油电优势,在自主品牌中增速迅猛。”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乘联会 8 月数据显示,混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 42%,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的 38%,成为连接燃油与纯电的重要桥梁。同时,部分车企已开始将燃油车的智能化技术迁移至混动车型,进一步强化产品竞争力。

  “燃油车的短期复苏是市场结构调整的阶段性表现,新能源汽车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但燃油车通过智能化、场景化升级,已在特定市场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位业内人士总结道。

  此前,一汽-大众(商务)副总经理、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迎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客观地说,燃油车整体市场下滑是不可逆的大趋势,但是从阶段性来看,当前消费者对安全、用车成本和用车体验的关注点均在发生变化,燃油车在中国市场会长期存在,并且会有1000万辆以上的规模。“1000万辆是什么概念?除了美国市场,全球还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单一市场能达到1000万辆。”

  燃油车“回暖”既是技术迭代与场景适配能力的证明,也折射出中国车市从 “非此即彼” 到 “多元共生” 的成熟转变。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韩志玉的预判颇具代表性:“到2030年,中国市场60%的新车仍需内燃机。”他进一步拆解这一结构:纯电动车将占据40%市场份额,而插混、增程式与非插电混动产品合计占据60%份额,其中增程式与插混渗透率有望突破40%,形成千万辆级市场规模。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