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下,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车企竞相推出高阶辅助驾驶功能,试图以“科技感”抢占市场;另一方面,因驾驶员误用智驾系统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暴露出行业在安全验证上的短板。这意味着,在消费者最在意的安全方面,车企不应过度营销智能配置,而忽视了最基础的碰撞安全与真实场景验证,使得“安全”沦为纸上谈兵的概念。
4月18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用一场实景碰撞测试。在斥资5亿元打造的亚洲顶级安全实验室内,魏牌全新高山MPV模拟三代五口家庭出行场景,接受严苛的碰撞挑战。这一测试不仅覆盖传统正面、侧面碰撞,更创新性引入多成员、多座椅组合的复杂工况,直击MPV用户最真实的安全痛点。
在业内看来,这场测试背后,是长城汽车对产业现状的深刻洞察。当全球车企仍在新能源安全领域“摸着石头过河”,长城汽车已构建起从材料工艺、结构设计到场景验证的全链路安全能力。
35年安全坚守,从跟跑到领跑
2025年被行业冠以“智驾元年”的称号,开年以来,众多规模化新能源车企高举智能大旗,竞相推出“智驾平权”概念。而针对当前汽车行业热议的“智驾平权”概念,魏建军提出了独到见解。他明确表示:“长城始终倡导‘人机共驾’理念,认为驾驶者的手不应完全脱离方向盘。行业内将自适应巡航功能过度包装为智能驾驶的做法,在我们看来存在夸大成分。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并不急于打出‘智驾平权’的旗号,这需要对技术成熟度有充分信心。”
在智能驾驶领域保持审慎态度的同时,长城汽车将安全视为产品基因,持续投入战略资源构建安全验证体系。早在2008年,长城便建立了国内首个车企碰撞试验室,形成基础安全验证能力;至2025年,其亚洲最大安全试验室全面落成,总建筑面积达5.7万平方米,标志着安全研发进入新纪元。

这座试验室的科技配置堪称行业标杆:总价值超亿元的碰撞假人矩阵中,单个假人造价突破千万元,全身密布精密传感器,可实时捕捉碰撞瞬间的毫秒级数据。这支由24具成人假人和10具儿童假人组成的“数字生命体”队伍,累计参与上千次碰撞试验,为车型安全开发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试验室的空间布局与设备创新同样令人瞩目。五区八轨设计下,8条微型牵引轨道如银色动脉贯穿五大碰撞区,既能模拟北美未来标准90公里/小时高速对撞,亦可复现螺旋翻滚、边坡坠落等极限场景。自主研发的牵引系统以120km/h极速推动测试台车,打破国际技术垄断;120吨旋转刚性壁障在1分钟内完成四面碰撞模块切换,彰显核心设备的技术实力。
安全验证过程展现了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工程师在银行级防弹玻璃控制室进行操控,脚下110毫米厚的承重玻璃地坑可承载两头大象的重量,兼顾观测视野与安全防护。针对新能源车特设的独立战区,配备三级消防防御矩阵:正常车辆自动进入静置室监测;温度异常时叉车快速转移至水坑降温;突发明火则启动防火门与排烟天窗,12台消防水炮织就水幕防护网。
在业内看来,这座试验室不仅是碰撞测试的战场,更是安全逻辑的圣殿。从计算机仿真到零部件验证,从多角度对碰测试到无死角静态拍摄,每个环节都贯彻“以极致安全验证安全”的哲学。当车身在螺旋翻滚测试中划出危险弧线,当千万级假人在90公里高速碰撞中承受16倍重力冲击,长城正用最严苛的方式,为人类探索汽车安全的温柔边界。
行业首次模拟三代五口出行
在央视纪录镜头的全程见证下,一场极具公信力的公开碰撞测试,以直观的方式解码了长城汽车“安全长城”的建造密码。当试验台车以60km/h时速对魏牌全新高山发起侧面撞击时,车门内嵌的多腔室结构侧气帘在20毫秒内精准展开,与高强度笼式车身共同构筑的“环状安全屏障”瞬间激活,将碰撞能量进行多维度分散吸收。同时,试验特别模拟“三代同堂”出行场景,在车内精准布置符合IIHS标准的3个成年人与2个儿童假人,以最接近现实的状态验证了全新高山的被动安全性能。
经精密测量,车内假人各部位损伤数值均达到优秀等级,B柱与座椅中轴线间距保持435mm的充裕缓冲空间,更值得注意的是,侧碰后车门仍能正常开启——这组数据不仅展现了中国汽车安全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更印证了长城汽车安全研发体系的硬核实力。
这场“解剖式”安全验证的底气,源自长城汽车构建的全球顶级安全体系。其整车试验室内,配备了可模拟全球极限路况的智能测试矩阵,结合自主开发的“护盾”智能安全系统,实现了碰撞前400ms精准预判、100ms主动防御的毫秒级响应机制。值得关注的是长城独创的多模态安全监测系统,在撞击发生的瞬间,同步完成高压电系统三级断电保护、ECALL紧急呼叫自动定位、车联网数据实时上传等28项安全操作,触发全链路安全响应机制,构建起铜墙铁壁般的安全防护网。
35载安全技术积淀,正转化为长城汽车的全球竞争优势。企业不仅连续三年包揽中、欧、美、澳四大碰撞测试大满贯,更以97.3%的得分率刷新C-NCAP混动车型安全纪录。其安全研发体系已斩获138项国际认证,全面覆盖功能安全、网络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三大维度,构建起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金字塔”。正如魏建军所言:“长城汽车在质量把控上从不妥协,每一个细节都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这种对质量的极致追求,正是长城汽车能够在市场上赢得消费者信任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在智能驾驶浪潮席卷行业的当下,长城汽车始终坚守安全底线,持续加大安全研发投入。2024年,企业研发投入高达104亿元,占销售额的5.2%,其中安全领域是当仁不让的战略重点。从率先建立中国首个车企碰撞实验室,到主导制定电动汽车安全国际标准,长城汽车以“技术普惠”为理念,正在重塑行业安全范式。
汽车分析师王坤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长城汽车用三十五年时间铸造的‘安全长城’,不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对‘生命至上’理念的庄严承诺。在全球化竞争中,这种将安全基因融入企业血脉的做法,正在重塑行业安全范式,为全球汽车安全进化注入东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