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4月25日晚间,林洋能源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7.42亿元,归母净利润7.53亿元。公司三大板块协同发展,同步布局海内外市场。受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产业政策调整、行业供需失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虽然短期承压,但依旧保持盈利;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9.73亿元,同比增长185.19%;在手货币资金45.76亿元,资产负债率36.25%,凸显公司成本管控、业务结构优化及风险控制的成效。根据公司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计划公告显示,拟在2025年中期进行现金分红,分红金额不低于相应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0%,且不超过相应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之一的智能配用电板块强化国内市场份额,深耕海外本地布局。其中,在国内市场方面,公司国网、南网中标份额始终保持第一梯队水平。据公告显示,2024年,林洋在国网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中中标约6.31亿元,在南网计量产品框架招标中中标约6.01亿元,两网合计中标金额较2023年同比增长超30%。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新产品,持续关注地方电力系统招标,报告期内,新增智能柔性调控终端、火灾检测等产品,中标山西、蒙西等新项目。与此同时,公司智能业务海外重点布局欧洲、中东、亚太等市场,年报显示,2024年境外销售收入实现11.26亿元,同比增长34.22%。公开数据统计发现,林洋子公司EGM2024年在波兰中标共计超8亿元大单,市场份额超过30%,同时,积极拓展周边新兴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深化与沙特ECC战略合作,年内再签超3亿元供货合同,在沙特当地市占率超30%;在亚洲区域,林洋能源紧跟央国企出海步伐,突破印尼市场,已累计交付智能电表超百万台,并进一步深化本地化战略,持续辐射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周边市场。截至目前,林洋能源智能产品依托技术创新与本地化战略,产品和服务已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现出强劲的全球化竞争力。
2024年,面对新能源行业的竞争,公司新能源业务探索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从资源型、关系型向技术型、平台型转型。此外,公司运维能力突出,依托智慧运维云平台,报告期内,智能化运维规模持续扩大,运维业务覆盖光伏、风电、储能电站,并不断开拓技改、检修、电力交易等多种业务市场,满足客户全方面需求。截至2025年3月底,林洋签约运维的电站项目装机量突破18GW,运维容量同比增长50%。此外,公司持续加大与国电投、中广核、申能、华能、中电建、京能等央国企的合作,以“开发+EPC+运维”模式持续推进新能源电站发展。
储能业务方面,截至2024年底,公司储能系统累计交付及并网容量超4.5GWh,储能储备项目容量超10GWh;在产能方面,林洋继江苏启东储能电池模块(PACK)及直流侧系统制造基地两条全自动化柔性智慧储能PACK生产线投产后,先后在河北平泉、安徽五河投资建设新能源智慧产业园,储能系统年产能提升至9GWh,另新增沙特在建海外生产基地1GWh。国内项目方面,林洋成功入围中国能建2024年度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集采项目,同步完成亿纬50MWh组串式储能量产交付及南京江宁50MW/100MWh省级重点项目布局,多个储能项目交付及并网形成覆盖华东、华北、西北及华南的区域布局。与此同时,公司储能业务团队持续拓展海外市场,依托波兰华沙、印尼雅加达、沙特吉达三大海外基地,携手沙特ECC共建储能PACK工厂和本地化服务网络,引入PLM系统构建海外标准方案库,以立体网络化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加速公司产品向欧洲、中东、东南亚市场渗透。公司重视技术创新,通过融合AI技术,完成能源管理EMS系统和EasyStorage云平台升级迭代,新增基于AI的用户工作模式识别、智能监控及多目标寻优功能,植入AI电芯安全分析算法显著提升系统安全性与运营效率,为储能业务注入智慧内核。
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推进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全球化协同高质量发展。智能配用电板块紧抓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网投资机遇,以电网数字化转型需求为导向,以智能配用电产品为核心,依托电力智能终端和系统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公司智能配用电产品的技术领先性。新能源运维方面,2025年,公司坚持以拓展第三方运维市场为主,力争运维新能源总容量超过20GW。储能业务将在深耕国内市场基本盘的基础上,聚焦欧洲、中东、亚太、非洲及其他细分市场,依托先进的电芯和集成技术、智慧云平台算力、AI赋能,为客户提供“高安全、长寿命、高效率、低衰减、智能化、高收益”的新型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切实为客户创造核心价值,致力于成为“全球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领域一流的产品和运营服务商”。(果缨奇)
文:果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