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间,林洋能源(601222.SH)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7.42亿元,净利润7.53亿元。公司凭借智能配用电、新能源发电与储能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联动,向“本土深耕+全球扩张”的版图发展。
整体来看,尽管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关税壁垒愈演愈烈,对比之下公司海外业务以欧洲、中东、亚太等区域为核心,能够将风险充分分散,将市场机遇最大化。
报告期内,公司产业布局和产品服务实现从发电端到用电端的覆盖,三大业务板块的全产业链协同,让公司在成本控制、交付效率与质量管理上都具备一定的韧性,助力公司积极成为新时代能源向数智化、低碳化转型浪潮中的领跑者。根据公司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末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9.73亿元,同比增长185.19%,在手货币资金45.7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6.25%,体现出林洋能源稳健的经营能力,为未来全球业务可持续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智能配用电:国内外双轮驱动稳健增长
2024年,林洋能源智能配用电板块在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双轮驱动下实现稳步增长。
国内方面,公司在国、南网的招标中表现良好:2024年,公司在国网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中中标约6.31亿元,在南网计量产品框架招标中中标约6.01亿元,两网合计中标金额12.32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超30%。公司同时把握国内智能电网和智慧用电建设的战略机遇,在产品与解决方案层面,加大研发投入,有效丰富了智能电能表系列,还推出智能柔性调控终端、火灾检测模块等创新产品,成功中标山西、蒙西等省际电网新项目,彰显技术领先优势。
海外方面,林洋能源依托与全球表计行业龙头瑞士兰吉尔的深度合作,以及全资子公司EGM的本地化生产策略,实现了市场扩张与市占率双提升。2024年,在波兰市场斩获超8亿元订单,市场份额突破30%;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新兴中东欧市场积极布局,构建起中、东欧市场网络;在中东地区,与沙特ECC持续加深合作,累计订单超10亿元,并以超过30%的市占率,辐射阿曼、科威特等周边国家;在东南亚,智能电表累计交付超百万台,并在印尼实现规模性批量交付,未来将进一步辐射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市场。根据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境外收入实现11.26亿元,同比增长34.22%。
面对地缘政治风险、航运受限等不确定因素,公司通过严格的信用控制、灵活的结算货币和多元化供应链,确保应收款和货物安全,海外业务合法合规、持续健康发展。
林洋能源公司人士表示,当下的智能配用电领域在国内外市场上正面临两大机遇:一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网投资机遇,二是海外智能电网及光储微电网系统大规模发展机遇。2025年,一方面公司将进一步提高智能配用电产品的技术领先性,推动智能电能表、物联网终端、台区融合终端等标准制订与产品认证,夯实国内市场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深耕中东、东欧、东南亚等重点海外市场,通过合资、深度合作和并购,加快海外智能配用电产品与系统方案的本地化布局,并依托在海外多年积累的渠道与客户资源,推动新能源与储能业务协同发展。
新能源:运维业务发力,全生命周期服务释放绿电价值
面对新能源行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持续的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将是未来的核心战略。报告期内,林洋持续开发建设光伏和风电电站。一方面,与国家电投、中广核、华能等央国企开展深度合作,坚持“开发+EPC+运维”一体化模式,陆续签约江苏、安徽等重点省市项目,使电站开发与并网效率持续提升。另一方面,自持电站规模也在稳步提升。截至25年一季度末,公司自持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超1.3GW,2024年在建项目超1.245GW,并网规模超1.145GW,其中风电项目350MW顺利建设并网。
年报信息显示,目前林洋正通过业务板块协同优势,依托于智慧运维云平台,构建丰富多元的业务体系,公司运维业务已覆盖光伏、风电、储能电站等多种业态,并不断开拓技改、检修、电力交易等多种业务市场,满足客户全方面需求。林洋运维服务客户以“五大六小”等央国企为主,截至2025年3月底,林洋签约运维的电站项目装机量突破18GW,运维容量同比增长50%,服务片区继续向我国西北部扩展,业务开发能力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同时,林洋运维与校企积极开展合作,联合研发多个科创项目,涵盖智能巡检、智能诊断、设备监控监测、功率预测等多个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攀升。
此外,林洋新能源凭借长期以来在新能源领域构建的项目开发、设计、施工及运营、运维优势,聚焦老旧电站提质增效这一核心领域,致力于解决老旧电站安全生产、高效发电、智能化运营等行业痛点,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电站技改解决方案,助力实现电站全生命周期资产价值最大化。截至目前,公司已积累超百兆瓦技改经验,市场份额持续增加。
林洋能源公司人士介绍,公司正在重点聚焦电力行业AI技术应用,打造“AI+运维”全场景解决方案,为电力市场化交易提供数据支撑,构建新能源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同时持续深化电力交易业务战略布局,整合风电、光伏、储能等多元化资源,通过自主研发的交易辅助系统实现全场景交易参与能力,在电力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等多层次市场中精准把握交易机会,积极探索绿色电力证书、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交易,打造风光储一体化的综合能源交易服务体系,实现公司清洁能源资产创造最大化价值。
根据公司规划,2025年,新能源板块将完成从重资产向轻资产、从资源型向技术型、平台型的转型:在“三大基地”基础上,通过控编降本、统筹聚力提升项目建设效率;依托中央企业合作网络和新能源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加速推进海外技改和项目开发;积极参与虚拟电厂、零碳园区等新业态探索,创新商业模式,打造差异化竞争力。2025年,林洋运维工作目标仍以拓展第三方运维市场为主,力争运维新能源总容量超过20GW。
储能业务:构建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与全产业一体化链条
在新能源高渗透时代,储能已成为提升电网灵活性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截至2024年底,公司储能系统累计交付及并网超4.5GWh,储备项目超10GWh,储能系统年产能提升至9GWh,另新增沙特在建海外生产基地1GWh。
国内方面,2024年公司成功入围中国能建2024年度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集中采购项目;顺利完成多个储能项目交付及并网,覆盖华东、华北、西北及华南等新能源高渗透率区域,包括:中广核江苏如东400MWh、安徽普洛斯200MWh、启东永庆160MWh共享储能项目,安徽五河218MWh、河北平泉风光储180MWh新能源配储项目,以及江阴海达、芜湖德力西等多个用户侧储能项目;同步完成亿纬50MWh组串式储能量产交付及南京江宁50MW/100MWh省级重点项目布局,助力地方新能源消纳与电网平衡。
依托自有交易辅助系统的精准电价预测和市场分析能力,林洋能源成功帮助储能电站参与电力现货交易与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报告期内,公司位于江苏南通的80MW/160MWh储能电站通过峰谷价差套利、容量租赁等模式,实现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率,丰富了公司在电力交易领域的业务布局。
海外方面,林洋能源聚焦欧洲、中东、东南亚三大核心市场,依托波兰华沙、印尼雅加达、沙特吉达三大基地,与当地开发商、EPC、集成商和终端用户深度合作。2024年,沙特合资PACK工厂开工建设,本地化生产加速;海外版工商业储能柜、4MWh直流舱等产品完成认证并开始量产;同时,公司完成能源管理系统(EMS)和EasyStorage云平台的升级迭代和AI功能开发,实现全生命周期电芯健康管理和实时策略优化,进一步提升系统安全性和收益率。能源路由器、智能微网测试平台等前瞻性产品的开发,为后续海外微网和柴油替代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林洋能源储能板块与智能配用电、新能源板块在产品、技术和渠道上的深度协同,构建了“电芯→Pack→系统→运维→交易”一体化产业链。通过合资电芯供应、Pack系统工厂,以及云平台与运维团队的闭环协作,公司在成本控制、交付效率和质量管控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正是这种全产业链协同效应,使得林洋能源能够迅速调整应对国际市场的关税壁垒与贸易摩擦,最小化潜在风险。基于公司良好的风险管控能力和充足的在手资金,根据林洋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计划公告显示,公司拟在2025年中期进行现金分红,分红金额不低于相应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50%,且不超过相应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展望2025年,公司在储能板块将实施“5+2”海外布局战略:聚焦欧洲、中东、亚太、非洲及其他细分市场;业务模式上,一是依托海外已有的智能电网营销网络及资源,联合海外优质本地合作伙伴,合力开发;另一方面与国内有实力的海外新能源投资商或EPC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携手出海。同时,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供应商结构和工厂数智化水平,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快捷化交付能力。依托全链条协同优势和多元化风险防范措施,公司有望在全球储能市场掀起新一轮增长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