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宇薇
4月25日晚间,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正集团”)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11亿元,同比增长31.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4亿元,同比增长2.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73亿元,同比增长7.08%。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428.23亿元,较年初增长6.59%。资产负债率34.62%,资本结构稳健,体现出很强的偿债能力;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51亿元,同比增长146.77%,现金流量稳健。
各板块协同发展
君正集团的业务涵盖能源化工、化工物流等领域,各板块之间相互支撑,形成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能源化工板块,依托所在地内蒙古乌海市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君正集团采购成本和能源利用成本大大降低。2024年,君正集团生产聚氯乙烯87.68万吨,同比增加2.14%;生产烧碱57.40万吨,同比增加1.06%;生产硅铁33.50万吨,同比增加17.05%;生产水泥熟料159.39万吨,同比增加5.74%。
在化工物流板块,君正集团业务范围涵盖液体化工品船运、集装罐物流、集装罐租赁及储罐码头等。截至2024年末,君正集团控制船队规模为111.83万吨,控制罐队规模为4.3万台,合资运营16.65万立方米储罐和2个5万吨级化工品码头。
依托完整的“煤—电—氯碱化工”“煤—电—特色冶金”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君正集团持续推进技术研发与创新,提升装备大型化、自动化水平,实现资源、能源的就地高效转化,形成公司在资源、成本、技术、装备等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
君正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在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的同时,持续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开展创新增效、节能降耗、成本管控等工作,深挖产业链和装置潜力。公司不断优化航线结构和罐队运营,提升经营及管理效率,进一步巩固成本竞争优势。此外,2024年公司投资建造了部分液体化工品船舶。新产能的投产、新运力的投资以及用能结构的优化,将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加速推动绿色转型
2024年,君正集团紧密围绕能源化工和化工物流两大核心业务,统筹生产运营、新项目投资建设和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君正集团聚焦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及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持续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助力公司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报告期内,君正集团绿色低碳环保可降解塑料循环产业链项目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公司在原有产业链条基础上形成新的“石灰石—电石—煤焦化—甲醇—BDO—PTMEG”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成功将乌海地区的乙炔化工和煤焦化工两个优势产业进行耦合,实现了资源、能源的就地高效转化。
据介绍,立足西部地区光资源丰富的优势,君正集团建设的450MW的光伏项目2024年已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按照火电煤耗(标准煤)测算,该项目将投运每年可节约标煤超过30万吨,有效降低碳排放超过每年90万吨。此外,公司绿色低碳环保可降解塑料循环产业链项目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
北京博星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兼首席投资顾问邢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君正集团在绿色低碳转型和化工物流创新方面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借鉴。在‘双碳’目标下,化工企业普遍面临技术壁垒、成本压力、产业链协同不足等挑战,而君正集团通过多元化绿色布局、资源循环利用和分阶段转型策略,探索出一条可推广的低碳路径。在化工物流领域,行业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安全环保升级及供应链整合方向发展,君正集团构建的‘端到端’全链条协同平台通过数据整合降低空载率、输出标准化模式推动行业共享资源,其经验尤其对资源密集型区域的物流效率提升和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低碳环保可降解塑料循环产业链项目在‘煤焦化工’和‘乙炔化工’的耦合设计上属于行业内首创,各项生产要素做到了最佳匹配,产业链中成本占比较高的原料乙炔、甲醇、氢气、蒸气实现了100%自给;并让传统焦化行业焦炉尾气、苯、余热蒸汽等低附加值副产品实现了向高附加值的转化,实现资源、能源的最大化利用,综合生产成本优势明显。”上述君正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5年,君正集团将持续推动公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入研究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措施,积极研究布局绿电、绿氢、绿氨等产业。同时,公司持续深化技术攻关与创新,持续加大在节能减排、产品升级、工艺优化及新技术引进等方面的创新研发投入,推动公司向绿色、清洁发展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