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5板!白银有色股价狂飙背后:名字“沾银”还是真有底气?
白银有色(601212)在最近7个交易日内收获了5个涨停板,截至10月17日收盘,股价报6.53元/股,短短数日涨幅惊人。尤其在10月16日和17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触发交易所异常波动标准。公司随即发布公告澄清,称目前无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生产经营未发生重大变化,并特别提示投资者注意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其静态市盈率高达598.49倍,而动态市盈率为-325.26倍,反映出估值已严重脱离当前盈利水平。
推动这波行情的,既有行业大环境的助力,也有公司自身释放的利好信号。今年以来,伦敦现货银价累计涨幅超80%,一度突破54美元/盎司,表现强于黄金。市场对“银”字头企业的关注度随之升温。与此同时,白银有色近期动作频频:9月底宣布拟出资15亿元设立黄金子公司,布局全产业链;此前还透露巴西铜金矿项目完成交割,新增金资源13.44吨;此外,公司持有甘肃稀土49%股权,并切入纳米氧化锌等新材料领域,多重题材叠加,成为资金炒作的温床。
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周期股的投资者,我对这波行情感到警惕。我并不否认有色金属行业的景气度回升,尤其是铜、金价格走强的确带来了板块性机会。但把目光拉回白银有色本身,你会发现它的基本面与股价走势完全背离。
我查了财报数据: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2.17亿元,同比下滑超过18倍。更令人担忧的是,其管理问题频发——30亿元理财产品未披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原员工伪造单据侵占1.57亿元阴极铜,990吨锌锭被盗……这些不是小疏漏,而是暴露了严重的内部控制缺陷。即便公司声称已上线SAP系统整改,但信任一旦受损,重建需要时间和实打实的业绩兑现。
还有一个关键点容易被忽略:白银业务仅占公司营收的4.54%,远低于铜(47.65%)和黄金(18.67%)。也就是说,它本质上是一家以铜为主业的企业,却被当作“白银龙头”来炒作。这种“名字溢价”能持续多久?从主力资金动向看,近五日主力净流入为-3.62亿元,说明大资金已在悄悄撤离。
炒作终会退潮,我劝你别当接盘侠
我认为当前的上涨更多是情绪驱动的主题炒作,而非基于企业价值的理性重估。技术面上,KDJ的J值已超100,RSI进入高位区,股价也突破布林线上轨,短期存在明显超买。虽然趋势仍显强势,但风险正在累积。
我不是说白银没有未来。恰恰相反,我看好白银在光伏、新能源车等领域的长期需求潜力。但如果要投资这个赛道,我会选择主业更纯粹、治理更规范的企业,而不是一家深陷信披风波、主业结构错配的“名字概念股”。
所以,面对白银有色这轮“妖股式”上涨,我的态度很明确:敬而远之。市场总有热点轮动,但真正能走得远的,永远是那些经营稳健、信息透明、利润扎实的公司。你现在冲进去,搏的是下一个涨停,但可能输掉的是整个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