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7个交易日拿下5个涨停板,白银有色(601212)成了近期A股市场最“亮”的那颗星。10月17日,公司股价再次封死涨停,报收6.53元/股,最新成交额高达42.49亿元,成交量达6.75亿股。而就在前一天,公司刚刚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明确表示: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且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超2亿元,市盈率更是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一边是业绩下滑、信披违规、资产被盗频发,一边却是股价狂飙、游资涌入、北向资金净买——这波行情,到底是谁在买单?
从公开信息来看,这一轮上涨并非空穴来风。节前,白银有色宣布拟出资15亿元设立黄金子公司,布局黄金全产业链;9月还透露其巴西铜金矿项目完成交割,新增金资源13.44吨、铜资源70.4万吨,被市场视为重大资源突破。此外,公司持有甘肃稀土49%股权,切入稀土赛道,又在7月建成纳米氧化锌项目,意图进军锂电池材料领域。这些动作叠加当前有色金属牛市背景——尤其是白银价格年内涨幅超80%,金价也大幅走高——让“名字带银”的白银有色成了资金热炒的标的。
但现实很骨感。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5.28%,净利润亏损2.17亿元,同比暴跌1859.82%。更令人担忧的是管理乱象:3.14亿元预计负债计提、30亿元理财产品多年未披露、员工勾结外部人员伪造单据侵占1.57亿元阴极铜、990吨锌锭被盗……种种事件暴露出内控严重缺失。9月,公司还因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管理层多人被罚,信誉受损。
我始终认为,股价最终要回归价值。短期炒作可以靠概念和情绪推动,但若没有扎实的经营改善作为支撑,涨得越猛,回调的风险就越大。当前白银有色静态市盈率高达598倍,动态市盈率为负,明显偏离行业均值,这种估值水平很难用基本面解释。虽然北向资金有流入,部分机构也在参与,但从龙虎榜看,更多是游资主导的短线博弈。
我不是说这家公司毫无潜力。它的资源布局确实在拓展,海外并购也有了实质性进展,现金流改善和技术投入增加也是积极信号。但问题在于,这些利好能否真正转化为持续盈利能力?在治理结构尚未根本扭转的前提下,投资者更应警惕“故事讲完、股价落地”的风险。
这波行情,更像是市场对“有色+黄金+名字好听”的一次情绪性打包炒作。我可以理解资金的选择逻辑,但我不会轻易下注一个仍在亏损、屡陷丑闻、却估值高企的公司。投资终究要看长期确定性,而不是短期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