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贸易利好下,A股市场表现低迷,主要有以下原因:
预期与资金博弈方面
• 预期提前消化:A股投资者对关税缓和预期较为提前,在利好公布前已有一定程度的上涨,5月12日上证指数上涨0.82%,创业板指大涨2.63%,利好兑现后出现获利盘涌出。而美股在4月关税战爆发后累计下跌超15%,对贸易摩擦升级担忧充分定价,在利好公布后上涨幅度更大。
• 资金流向分化:尽管北向资金在声明后净流入,但内资主力资金净流出超300亿元,显示出“内资砸盘、外资抄底”的博弈格局。内资对短期利好持谨慎态度,导致市场上涨动力不足。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方面
• 仍存关税成本压力:协议保留了10%的“对等关税”和20%的芬太尼相关关税,合计30%的关税成本仍对出口企业构成压力。以消费电子为例,iPhone组件仍需缴纳30%的综合税率,较2024年的15%高出一倍。
• 关税暂停期的不确定性:90天的关税暂停期设置了“定时炸弹”,市场担忧若90天内磋商未果,24%的关税可能重启,这种不确定性抑制了资金的长期配置意愿。
市场自身特性方面
• A股投资者结构影响:散户占比超60%的A股市场,对利好反应更易呈现“脉冲-兑现”特征。相比之下,美股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定价体系更注重基本面边际变化,A股市场的散户情绪退潮导致市场表现相对疲软。
• A股行业结构与政策传导时滞:A股出口链以中小制造企业为主,权重较低且分散,难以形成板块联动效应。国内政策传导存在时滞,关税降低利好出口,但内需疲软、房地产行业调整等结构性问题仍制约市场整体风险偏好。
技术与资金面压力方面
• 技术面阻力位:A股在3300 - 3400点附近遭遇强阻力位,该区域是前期密集成交区,套牢盘压力沉重,如5月13日早盘上证指数触及3370点后快速回落,显示出技术面抛压强大。
• 资金面存量博弈:5月以来,A股日均成交额维持在1.2万亿元左右,较4月峰值下降约20%。在缺乏增量资金的背景下,市场难以支撑全面普涨行情,呈现“存量博弈”特征。
地缘政治风险潜在扰动
协议未涉及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关税豁免,美国对华科技封锁的大趋势未改,中芯国际等企业仍面临设备进口限制,制约了科技板块的上行空间。此外,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加剧,印巴冲突、中东局势等地缘热点可能引发能源价格波动,进而影响市场风险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