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0 15:46:2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中国化学1—10月狂签3126亿合同,单月砸下10个超5亿大项目,绿色转型暗藏爆发玄机!

  中国化学刚刚公布了2025年1—10月的经营情况,数据一出,市场目光迅速聚焦。3126.7亿元的新签合同总额,其中建筑工程承包占比超九成,化学工程依然是基本盘,但实业及新材料、环境治理等新兴板块也在悄然起势。更引人关注的是,10月单月就有10个金额超5亿元的重大项目落地,最大一笔高达21亿元——张掖市晋昌源煤业的炼焦项目由四建公司拿下。这一连串动作,不仅展示了公司在传统能源化工领域的深厚积累,也透露出其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方向上的战略布局。

  从地区分布看,境内合同达2526.09亿元,境外600.61亿元,内外比约为8:2。这说明中国化学当前的增长主力仍在本土市场,尤其是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新疆天熙生物、兖矿鲁南化工等一批大型项目接连中标,反映出国内高端化工项目建设仍处于活跃周期。而在海外,阿曼LNG项目的增补合同继续推进,虽规模不大,但意味着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履约能力和客户黏性正在增强。

  细看10月重大合同清单,有几个关键词跳了出来:煤炭分质利用、生物制造、废塑料回收、可持续航空燃料。这些项目不再只是传统的“挖土建厂”,而是明显向高技术含量、资源循环和碳减排倾斜。比如喀什荣薪的废橡胶废塑料回收项目,以及将蓝生物的航空燃料项目,都紧扣国家“双碳”战略。而新疆100万吨玉米生物制造产业园,则踩在了生物经济的风口上。我注意到,承担这些项目的不仅是传统的施工子公司,还有成达工程、天辰公司这类以技术见长的设计院企业,说明中国化学正在从“施工驱动”转向“技术+工程”双轮驱动。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基建与化工行业的投资者,我认为中国化学的变化值得重视。过去大家习惯把它当作一个周期性的建筑央企,但现在的合同结构已经显示出转型的迹象。虽然营收仍依赖传统化工业务,但在新材料、环保、生物化工等领域的持续落子,可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带来估值逻辑的重构。尤其是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谁能掌握绿色工艺包、谁就掌握了下一个十年的入场券。中国化学显然已经在路上。

  当然,也要看到挑战。当前股价仍在7.6元左右震荡,成交量不算强劲,市场对其成长性的认可还不够充分。而且公告也提示了数据为初步统计,最终以定期报告为准。但我认为,只要这些新签项目能顺利转化为营收和现金流,同时在技术研发端持续释放信号,中国化学或许会成为被低估的价值重估标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