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邬霁霞见习记者王楠)2025年10月29日晚间,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港”)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宁波港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68亿元,同比增长7.86%;归母净利润12.78亿元,同比下降31.69%。
据了解,宁波港今年第三季度出现净利润下滑,主要系上年同期公司处置太仓万方股权产生收益10.16亿元,抬高净利润对比基数。若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宁波港今年第三季度实现扣非净利润12.66亿元,同比增长13.79%,反映出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仍在持续增强。
在业务规模方面,宁波港延续良好增长态势,据其此前披露的主要生产数据提示性公告显示,2025年1月-9月,公司预计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2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9%;预计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91145万吨,同比增长6.8%。
吞吐量屡创新高的背后是宁波港综合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其在港口调度效率、服务响应速度及结构适配能力等方面不断优化提升。宁波港相关业务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智慧化、绿色化转型,以技术革新与制度变革双轮驱动,让物流组织更科学、运营成本更可控、资源配置更精准。
在港口项目建设方面,宁波港亦稳步推进。2025年10月,位于舟山佛渡岛西北侧的六横港区佛渡集装箱码头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作为《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35年)》批复后浙江省首个开工的百亿级码头项目,该工程是宁波港规划建设的首个满堂式平面布置大型集装箱码头,可实现码头岸线与堆场整体衔接,大幅压缩集装箱转运距离,建成后将与梅山、穿山港区共同构成宁波港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千万箱级集装箱泊位群。
“十四五”以来,国家对智慧港口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我国已建成和在建的自动化码头数量均居世界首位,宁波港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也走在行业前列。近日,宁波港联合海关部门在梅山与金塘港区推出“背散射透视成像+机器狗智能核查”协同作业模式,实现空箱查验从“传统人力”向“数据智能”的关键跨越,此举也是其加速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的重要实践。
展望第四季度,宁波港将继续把握发展机遇,持续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级,为构建世界一流强港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