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证券昨日晚间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将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上限由1500亿元大幅提升至2500亿元,单次上调幅度高达1000亿元。这一调整力度创下年内券商两融规模单次扩容纪录,约占该公司三季度末总资产的13.41%。
从招商证券三季报数据来看,截至三季度末,该公司融出资金已达1292.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27%。若按30%的增速估算,其当前融资融券余额可能已超1200亿元。公司相关人士透露,此次大幅上调两融业务规模上限,核心是为了更好匹配市场端旺盛需求,避免额度不足制约客户交易。
这一举措并非孤立现象。据梳理,招商证券已是2025年第五家上调两融及相关融资类业务规模上限的券商,此前山西证券、兴业证券、华林证券、浙商证券已先后上调,覆盖头部、中型及中小券商全梯队。值得注意的是,华林证券在半年内两度提额,更在提额不久后上调融资保证金比例对两融业务限流。
券商集体提额的背后,是两融业务持续火热的现实。数据显示,自8月5日两融余额首次站上2万亿元后,已连续56个交易日站稳该关口,打破2015年的历史纪录。截至10月29日,两融余额首度突破2.5万亿元,达到2.5066万亿元。9月新开户数飙至20.54万户,较去年同期激增288%。三季度券商两融规模普遍增长20%-35%,部分区域券商增幅近四成。
业内分析认为,多家券商上调融资类业务规模上限,主要是基于市场火热的两融业务需求。中航证券研报指出,这背后蕴含着双重意图:一是及时满足投资者的融资需求,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二是借此机会扩大市场占有率,在行业竞争中确立优势,最终实现信用业务收入的最大化。
从招商证券自身业绩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2.44亿元,同比增长27.76%;归母净利润88.71亿元,同比增长24.08%。其中第三季度业绩增长尤为显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8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3.45%。公司称业绩增长主要源于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收入增加。
与此同时,两融业务的风险管控也引发关注。华林证券、国金证券先后上调融资保证金比例至100%,这种限流措施从侧面印证了当前市场融资需求的火热程度。投资者咨询量、开户量同步飙升,如何融资、如何划转股票作为担保品等问题成为客户咨询焦点。
在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券商两融业务正面临需求扩张与风险管控的双重考验。头部券商此次大幅提升业务规模上限,既是对市场需求的直接响应,也为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抢占份额预留了空间。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