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能源控股股东三峡集团近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87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约0.03%。这是自2025年4月9日披露增持计划以来的最新进展,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已累计增持18,628.81万股,占总股本0.65%,累计投入资金79,587.38万元。
观察这份增持公告,有几个关键数据值得关注。按照原定计划,三峡集团将在12个月内增持15-30亿元,目前时间已过大半,实际完成金额约7.96亿元,仅达到计划下限的53%。这种节奏显示出增持方对时机的谨慎选择,并非简单按时间线性推进。
从市场环境看,当前新能源板块整体承压。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行业保持高速发展,但资本市场表现却出现分化。三峡能源最新股价4.19元,市净率1.34倍,这一估值水平在电力行业中处于相对低位。控股股东选择在当前时点继续增持,某种程度上传递出对长期价值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三峡能源作为国内新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业务覆盖全国30个省份,在海上风电、大型光伏基地建设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公司近期还参与成立了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联盟,与26家企业及科研院校签约合作,显示出在产业链协同方面的持续布局。
从资金面观察,近期融资客对三峡能源的态度出现波动。数据显示,11月19日至21日连续三日融资净买入4002.78万元,但在此之前曾出现连续五日融资净偿还累计1.19亿元的情况。这种资金流向的变化,反映出市场对新能源板块的分歧依然存在。
控股股东的增持行为在此时显得尤为关键。按照公告表述,增持资金来自自有资金或金融机构增持股票专项贷款,这种多元化的资金安排保证了增持计划的可持续性。考虑到总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后续仍有约7-22亿元的增持空间,这对市场信心构成一定支撑。
在新能源行业面临竞争加剧、电价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三峡能源这种央企背景的龙头企业,凭借其资源获取能力、融资成本优势和规模化运营能力,正在行业调整期中巩固自身地位。控股股东的持续增持,可以视为对公司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长期价值的一种投票。
当然,增持计划公告中也明确提示了风险:可能存在因资本市场情况变化导致增持计划延迟或无法实施的风险。这种风险提示是必要的,毕竟资本市场永远充满不确定性。但就目前而言,控股股东用真金白银表达的立场,确实为市场提供了一个观察公司价值的重要参考维度。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