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探讨是否高估以及是否有成长性问题
首先申明一点:本人帖目的从来不是想短线者介入,仅供中长线参考。
半年前,本人觉得东方电气超级低估,为股价突破十七鼓与呼,现在到了二十二,二十三块,我们该怎么看呢
一,东方电气历史市盈率中枢来兰,中枢为17.5,按照当前市值除以市盈率,得出利润需要四十五亿支撑。根据研报和本人预测,年底大致利润大致在四十三亿上下。也就是当面股价的市盈率大致在历史中枢。
二,东方电气的科技属性是否进阶。科技属性高,那就相对市盈率可以更高。东方电气的研发是否高强度,产品是否高端化,管理生产是否具有智造能力,运维服务是否智能化,是否构成一定的技术壁垒。个人觉得吻合,也就是未来可以适当提高PE中枢。由于公司依然处在重资产阶段,服务运维收入不高,所以本人给予二十倍估值中枢。
三,东方电气未来几年是否存在市盈率上调可能。一是比如市盈率跟随股价上涨上调到比如二十五倍,若业绩跟随上涨百分之二十,那么市盈率依然回归到中枢二十。本人认为业绩涨幅百分之二十可能型巨大,也就是市盈率可以继续往高走。这里订单就是营收保证,营收多,个别比如风电毛利率上调,就是利润增幅的保证。
四,东方电气是否存在市盈率急剧提高可能呢。对比其他新能源,总体低估。同时,其他新能源有点市盈率很高,包括电气。而我们在一些重大叙事下,比如核聚变发展,比如重型燃气机替代突破,比如雅江题材,比如氢能源再度突破下,那么有望增长曲线陡峭上升时,市盈率有望望高打,三十倍呢,这个市场解读的问题。
五,关于氢能源。一,氢能源列入全会里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氢能源列入一五五规划六大产业之一。三,国务院近日大力推进新场景应用,包括加氢站等要仔细解读。四,风光氢醇一体化列入能源局主推模式。
我们现在要明白电解槽-->大功率降本,和海上风电以及一体化都在提高新能源价值,也就是降低制氢成本。这块,我横行比较,东方电气总体领先。
其次,储氢和加氢,东方锅炉在压力容器上独树一帜。
最关键的是燃料电池,我比较了亿华通,上海重塑,国富氢能以及云韬等等技术线路,技术指标,技术背景以及技术合作和应用落地。我觉得总体东方电气属于上等,亿华通最强(欧阳院士和清华北京)。这个最终以电堆效率以及使用寿命突破为最终竞争力,我觉得东方电气可以。
当年宁德还没上市,我寻找锂电池机会,本人对喊出:中天科技锂电新贵,至今汗颜。现在氢燃料,我谨慎对待,也加大搜索范围。但我相信氢燃料电池还可以继续突破,也相信氢燃料电池的五年目标100万辆,十年200万辆,十五年目标400万辆基本可以实现。这多大市场?且不说制氢,也不说氢能其他应用。这里一定会跑出小宁德,小亿纬。
结论:从今年看,已经不属于完全低估了。但依旧只是在历史中枢低位,还处在低于我认为的将来历史中枢位置。从十年超级电力周期,从雅江水电开发,核聚变商用到氢能源蜕变,东方电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