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虹刚刚交出了一份令人眼前一亮的三季报: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高达5.07亿元,同比暴增690.83%。这一数据瞬间点燃市场关注。而从前三季度整体来看,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08亿元,同比增长192.49%,营收也稳步增长至818.89亿元,增幅5.94%。尽管Q3营收微降2.69%,但利润端的爆发式增长显然成为最大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一个重要推手是投资收益。公司明确指出,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源于对华丰科技(688629)的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加。四川长虹通过旗下子公司间接持有华丰科技超5%的股份。而华丰科技自身经营也在快速复苏——上半年扭亏为盈,净利润达1.54亿元,同比增长超七倍,客户涵盖华为、中兴、阿里、腾讯等头部企业,在光电信号连接器领域具备较强技术积累和市场地位。可以说,这笔股权投资正在为四川长虹带来实实在在的财务回报。
回到主业,四川长虹的基本盘依然稳固。智慧家居业务仍是其核心支柱,2025年上半年贡献收入约251.24亿元,同比增长12.28%;通用设备制造板块中的新能源汽车压缩机业务表现抢眼,销量连续三年跑赢行业增速,2024年该板块收入已突破百亿;ICT综合服务则依托长虹佳华平台,在云计算与AI算力需求推动下保持稳健增长。
我看这波增长:含金量如何?
说实话,看到690%的增长,第一反应是“夸张”,但细看财报后我反而松了口气——这不是靠主业突然爆发的虚火,而是资产布局开始兑现价值。我对四川长虹的看法也因此有所改观。过去几年,它常被视作传统家电企业的代表,增长乏力。但现在看来,公司在战略投资上的嗅觉并不迟钝。押中华丰科技这样的高成长标的,说明其资本运作能力被低估了。
当然,我也清楚,这种由非经常性损益驱动的增长不可持续。真正值得期待的是,当投资红利释放的同时,公司能否把压缩机、EMS制造这些工业基本盘继续做实,同时在AI家电、智能家庭场景中找到新的突破口。目前扣非净利润已实现正向增长且扭亏,这是一个积极信号。
站在当下,我不认为长虹只是蹭热点的概念股。它有制造底子,有全球化布局,也有一定的技术延伸能力。如果接下来能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进一步阐明战略方向,尤其是华丰科技之外的自有增长曲线,那市场的信心还会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