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晚间,苏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高新”)发布公告,公司拟以6.04亿元的价格向苏州高新区国有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高新国控”)出售苏州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疗器械产业公司”)47%股权。
本次交易完成后,苏州高新对标的公司持股比例将由51.37%降至4.37%,医疗器械产业公司将不再纳入苏州高新合并报表范围。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标的医疗器械产业公司成立于2009年5月份,主营业务涵盖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医药研发及相关技术服务、产业园运营等,是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Medpark)的运营主体,建成及在建载体面积合计152万平方米。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净利润为-8180.75万元;2025年前三季度,其营业收入1.4亿元,净利润-1.01亿元,持续处于亏损状态。
从交易核心要素来看,本次股权转让定价以中通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为依据,在评估基准日2025年6月30日,选择资产基础法测算结果作为最终评估结论,医疗器械产业公司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12.86亿元,增值率为12.93%,对应47%股权的评估价值为6.04亿元。
支付方式方面,苏高新国控将采取分期付款模式,2026年1月7日前支付51%股权转让款3.08亿元,2026年3月31日前支付剩余49%款项2.9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公告披露日,苏州高新为医疗器械产业公司发行的“24苏园01”“25苏园01”“25苏园02”3只公司债券提供合计3亿元担保,该担保事项未随股权出售同步解除。
从交易对方来看,苏高新国控背景雄厚。其成立于2023年6月28日,注册资本60亿元,由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政府)100%控股,主营业务包括股权投资、自有资金投资及资产管理服务。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苏高新国控资产总额达889.2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80.98亿元,具备充足的支付能力。苏州高新董事会认为,交易款项收回不存在或有风险。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苏州高新此次出售标的股权,本质是对业绩不及预期资产的优化调整。医疗器械产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且受行业周期与资本市场波动影响显著,标的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已成为上市公司的业绩拖累。通过出售47%股权回笼约6亿元流动资金,既能减少亏损资产对合并报表的负面影响,又能补充现金流、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与财务状况,符合‘剥离非核心亏损资产、聚焦优质业务’的资本运作逻辑。”
进一步来看,本次交易并非苏州高新退出医疗器械领域的信号,而是战略重心的优化调整。根据公告,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继续通过存续产业基金参与医疗器械领域优质企业投资,并与医疗器械产业公司保持协同联动,同时聚焦“产业园运营+产业投资”核心战略,重点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园等载体运营。
对此,余丰慧补充道:“这种‘剥离低效资产+保留优质赛道布局’的模式,既规避了单一业务的经营风险,又为公司转型高质量发展储备了新的增长动力。尤其在当前产业升级背景下,聚焦高景气赛道的战略调整,能让公司资源配置更集中,提升核心竞争力。”
不过,投资者仍需关注潜在风险:一是本次交易尚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审批进度存在不确定性;二是苏州高新为标的公司提供的3亿元债券担保仍在存续期,未来若标的公司出现偿债风险,苏州高新可能面临连带担保责任;三是标的公司持续亏损的现状能否改善、后续与苏州高新的协同效应能否有效释放,仍需时间检验。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国企改革深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苏州高新的此次资产出售具有典型的战略优化意义。对于区域国有上市公司而言,通过剥离低效资产、聚焦核心赛道,既能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又能更好地承接区域产业发展红利。后续可重点关注交易审批进展、担保责任处置及公司在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的投资落地情况,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公司的长期价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