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4-26
苏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要求,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推动苏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投资价值提升,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公司结合战略定位和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具体情况如下:
一、提升经营质量
近年来,公司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高新区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在保持产城融合业务稳定经营的基础上,聚焦新兴产业,以“产业园运营+产业投资”的商业模式,整合优质资源、驱动集群发展,全力向“新兴产业投资运营和产城综合开发服务商”转型。
(一)新兴产业运营板块
绿色低碳产业,公司打造“新能源十大应用场景”提升运营规模,并通过绿色低碳产业园(GLC Park)等载体发挥招商引领作用,积极整合产业链创新资源,提升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水平。公司将继续加速项目落地,强化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等场景创新,推进园区和企业绿色零碳化改造,实现全区既有建筑新能源应用全覆盖。
医疗器械产业,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Medpark)载体面积 160 万平
方米,通过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投资运营,招引、孵化、培育优质企业,加速构建集聚发展、集群成链的医疗器械产业生态圈。公司将继续依托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以基金引领、股权合作等模式高质量谋划重大项目招引,凭借一站式、增值化服务精细赋能园内企业,进一步提升园区品牌影响力,推动产业集聚。
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产业,公司旗下东菱振动为全球知名的力学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设备专业制造商和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取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荣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创 100 吨电动振动
试验系统总体水平国际领先。公司一方面将持续深化与行业重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加速新品研发,保持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另一方面加快实验室异地布局、加强售后团队建设,提升测试服务和售后服务的业务体量,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
(二)投资板块
公司立足战略定位,围绕转型产业实施投资布局,已经形成“战略投资+产业投资+定增投资”的立体化股权投资体系和融资租赁债权投资。
战略投资方面,公司入股杭州银行、东方创业、苏高新创投,在贸易、投资等领域达成业务协同,并持续带来稳定的利润贡献。2024 年度,基于权益法核算,合计取得投资收益 3.74 亿元。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既有战略投资企业的业务合作,以资源互补实现互利共赢,同时挖掘更多潜在投资标的,实现资本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产业投资方面,公司主要以基金方式开展一级股权投资,全资子公司私募基金公司于 2021 年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截至 2024 年末,私募基金公司作
为基金管理人的自营基金 5 支,总规模 10.98 亿元;此外,公司参股基金 12 支,
认缴规模 14.50 亿元,撬动基金总规模 105.04 亿元。公司将做好存量项目投后管理,积极赋能被投企业,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分享价值红利;同时以自营、参股基金及母基金为抓手,壮大投资矩阵、协同投资资源、延伸投资链条,不断拓宽产业资源覆盖面,加大投资力度。
定增投资方面,为提升投资团队的项目研究能力,更好把握资本市场政策和行业发展动向,实现一、二级投资联动发展,公司参与认购上市公司向特定对
象发行股票,截至 2024 年末,已退出项目 14 个,整体收益率 33.10%。公司将
做好已投项目跟踪,并关注其他上市公司再融资动态,审慎研判,适度参与,获取投资收益。
融资租赁方面,围绕高新区“2+3”现代产业体系布局以及公司转型发展要求,深化产业协同,深挖新兴产业优质资源。2024 年,融资租赁业务聚焦先进制造、“三农”、绿色环保等领域,全年新增投放 16.51 亿元。公司将在筑牢风险防控底线的基础上,加大优质项目开拓力度,推动创新金融产品落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三)产城融合板块
公司产城综合开发服务主要涉及创新地产、水务环保、文旅商贸等业态,通过升级区域人居环境,不断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创新地产领域,一方面坚持精品战略,全面推广“两智一全”新一代住宅,以“璟系”“云庭系”高端产品打造高品质人居典范,全力推动存量房地产项目销售去化;另一方面做好运河数据港 ESG 创新……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