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最新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单季实现营收154.97亿元,同比增长10.3%,归母净利润达到4.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4%,扣非净利润增幅更是达到37.5%。这一业绩表现明显超出市场预期,中信证券在最新研报中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并给出43元目标价。
从财务数据看,公司在营收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这背后反映出均胜电子持续推进的降本增效措施正在取得实质性成效。单季毛利率创下多年新高,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优化方面取得了突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前三季度新获订单约714亿元,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充足储备。
作为全球汽车智能与安全系统龙头供应商,均胜电子的业务布局正在向更具想象空间的领域延伸。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加速布局尤为引人注目。最新信息显示,南山智尚在业绩说明会上确认,与均胜电子共同商定在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总成研发及高性能新材料供应等方面建立合作。这一合作标志着公司正式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利用其在汽车电子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向新兴的机器人产业拓展。
从行业背景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保持相对快速增长态势。根据Rho Motion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约910万辆,同比增长约28%。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加速迈向产业化,下游市场对结构件、传感器、域控制器等总成件的需求持续攀升。均胜电子凭借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深厚积累,恰好能够满足这一新兴市场的技术要求。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全球化的研发、供应和生产体系,以及软硬件深度垂直整合能力。这些优势不仅支撑了其在传统汽车电子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进军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6,000人的研发团队,研发体系满足ASIL及A-SPICE等国际标准,这些能力都可以复用到机器人领域。
从市场表现看,尽管三季度业绩亮眼,但公司股价在近期出现一定波动。这可能反映出市场对公司在传统汽车电子业务与新业务拓展之间的平衡仍存疑虑。不过,多家公募基金在三季度对均胜电子进行了增持,显示机构投资者对其长期价值持认可态度。
均胜电子当前正处于业务转型的关键节点。一方面,传统汽车电子业务受益于行业智能电动化趋势,保持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公司在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等新领域的布局开始落地。这种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如果能够顺利推进,将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不过,新业务的培育需要时间,其商业化进程和盈利能力仍有待市场检验。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