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上,汽车行业供应链企业不再靠边站。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访多家长三角汽车供应链企业展台发现,他们既在看不见的算法层为汽车植入“聪明的大脑”,也在摸得着的零部件里注入科技动能。
均胜电子在本届展会带来智能座舱“JoySpace+”、汽车中央计算单元(nCCU)及区域控制器(nZone)、V2X车路协同技术等汽车智能化技术,以及生命体征健康监测方向盘等汽车安全产品。均胜电子旗下均联智行与保隆科技在车展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L2到L4级辅助驾驶以及智能座舱领域开启深度合作。
商汤绝影积极助力主机厂实现“AI上车”。在商汤绝影2025上海车展发布会上,东风汽车集团研发总院智能化技术首席总工程师张振林透露,东风正在携手绝影推动UniAD一段式端到端方案的量产落地,该方案部署于英伟达DRIVE AGX Thor平台,将于2025年四季度量产交付。
商汤绝影CEO、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晓刚表示:“真正的AI汽车是将生成式AI深度融入智驾和座舱,既让辅助驾驶安全变得更有确定性,也要让每一辆车拥有‘有趣的灵魂’。”
除了用无形的算法赋能汽车“大脑”,长三角供应链企业还用有形的实体部件锻造汽车“筋骨”。浙江万里扬集团携8款汽车零部件新产品亮相本届车展,包括商用车重卡AMT变速器16AG280、商用车混动变速器2PS60、商用车轻卡电驱动桥总成DQ690等。
目前,万里扬乘用车变速器已与比亚迪、奇瑞、长城等车企达成合作,商用车变速器主要客户覆盖东风、中国重汽、陕汽重卡等。万里扬表示,未来将继续实现变速器的国产替代,同时进一步提升研发实力,更好满足车企客户需求。
本届展会上,汇川联合动力的多元合作模式引起关注。汇川联合动力介绍,公司拥有部件合作、组件合作、整机合作、代工合作等四种合作模式,可灵活适配客户需求,助力全球合作伙伴加速电动化布局。
为快速响应主机厂开发需求,汇川联合动力按照“两年一代平台产品”的开发节奏,加快新技术从预研到量产的转化进程。截至2024年6月30日,汇川联合动力已有发明专利93项,实用新型专利408项。代表性零部件产品包括乘用车电机控制器、重卡电机、乘用车电机定转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