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位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盈利3803.21万元,同比扭亏——这个消息在今日早间迅速引发市场关注。作为一家聚焦互联网数据中心与算力服务的上市公司,大位科技(600589)交出了一份表面亮眼但内藏隐忧的财报成绩单。
根据公司披露的三季报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2.28%;归母净利润为3803.21万元,成功由上年同期亏损2780.63万元转为盈利。不过细看之下,这份“扭亏为盈”背后并不简单:扣非净利润仍为亏损7071.75万元,且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扩大,说明公司的主营业务尚未真正实现自我造血,当前盈利更多依赖非经常性损益支撑。
更值得注意的是单季度表现。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虽有6.15%的同比增长至1.07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亏损达3013.57万元,扣非净利更是下滑86.94%,反映出其盈利能力正在恶化。与此同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52.64%,而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高达9.66亿元,主要用于在建工程投入,导致资产负债率攀升至76.41%,财务压力不容小觑。
从资产结构来看,公司在建工程同比暴增859.93%,长期借款首次出现在报表中,占比总资产达21.63%,显示其正大规模扩张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契合“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方向。子公司森华易腾已具备H800、A800等AI算力资源服务能力,也在积极回应国产替代趋势,探索与国产芯片厂商的合作路径。
但我必须说,这些战略布局虽具想象空间,但现实挑战更为紧迫。当前市盈率(TTM)高达252倍,市销率更是接近27倍,估值水平远超行业均值。证券之星也明确指出,公司“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股价已被认为“偏高”。尽管新进股东包括财通资管数字经济基金、苏杰等机构和个人,显示出一定市场信心,但原十大股东中的高盛国际、中欧新蓝筹等已在三季度减持离场,也透露出部分专业资金的谨慎态度。
在我看来,大位科技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它踩中了AI算力和国家数字基建的风口,但能否从概念走向持续盈利,仍需观察其未来在客户落地、成本控制和债务管理上的实际进展。短期情绪或可推动股价波动,但长期价值回归,终究要看真实经营能力的兑现。对于投资者而言,面对这样一家“故事动人、业绩承压”的公司,保持清醒比盲目追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