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一步。” “但85%股份支付,中小股东权益谁来保障?”
淮河能源获批117亿并购:火电整合落地,争议未息
2025年11月21日,淮河能源(600575.SH)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淮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册的批复》,批准其向控股股东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32.81亿股股份,用于购买淮河能源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9.30%股权,交易金额为116.94亿元。该批复自下发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此次交易属于关联资产重组,旨在整合控股股东旗下电力资产。交易完成后,淮河能源将直接持有电力集团89.30%股权,有助于增强公司在能源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从资本市场角度看,此次发行股份规模较大,或对股本结构和短期股价流动性带来一定影响,长期能否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需观察电力资产的具体经营表现。
交易核心:增厚利润与稀释风险并存
淮河能源发行32.81亿股购买资产将显著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与盈利能力,但也可能因股本稀释和业绩承诺不确定性带来市场担忧。收购后公司火电装机容量大幅提升,煤电协同效应显著降低燃料成本;备考报告显示2024年归母净利润将翻倍增长至17.93亿元;但85%股份支付导致股本扩张84.4%,可能摊薄每股收益;顾北煤矿业绩承诺受煤价波动等外部因素影响存在兑现风险。
该交易符合国企改革方向,但股权集中度升至80%可能引发小股东利益边缘化的争议。交易后控股股东淮南矿业持股比例从63.27%升至80.08%;资产基础法评估可能低估标的未来盈利能力;关联交易性质及低发行价(3.03元/股)被质疑损害中小股东权益。
并购重组热度升温,多只人气股异动
此次淮河能源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与“并购重组”及“国资重组”题材密切相关,带动了市场对相关人气个股的关注。
国风新材(000859.SZ)是光刻胶概念热门标的,主要从事新材料研发生产,其在光敏聚酰亚胺(PSPI)光刻胶领域取得进展,产品处于实验室制备阶段。因光刻胶概念走强,公司股价于11月21日实现三连板,收盘价8.68元,涨幅10.01%;主力资金大幅流入,当日dde大单净额净流入1.02亿元,主力净量达1.11%;11月17日至18日连续获融资买入超千万元,被列为“并购重组”题材人气股。
思创医惠(300078.SZ)原聚焦智慧医疗,2025年剥离亏损严重的医惠科技,转向物联网主业。近期控制权变更:第一大股东路楠拟转让5.61%股份给苍南芯盛(由总经理魏乃绪控制),同时股东思加物联将5.72%表决权委托予后者,交易完成后魏乃绪将合计拥有13.18%表决权,成为实控人。此前国资收购方案因未通过浙江省国资委审批而终止,现形成“产业GP+国资LP”结构。该事项推动股价异动,11月18日录得20cm涨停,尽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76万元,但仍被视为“并购重组”题材人气个股。
四川双马(000935.SZ)主营业务涵盖建材、生物医药与私募投资三大板块,创投布局深入,参投基金拓展至生物科技赛道。公司强调生物医药业务具备技术积累、产能规模和全链条服务能力。截至11月18日,融资余额达6.96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超90%分位水平,杠杆资金持续关注;虽11月20日出现大宗交易折价成交483.22万股(折价率11.66%),但仍被视为“并购重组”题材活跃品种。
獐子岛(002069.SZ)专注于海珍品育种育苗、海水养殖、海洋食品加工销售及冷链物流,构建完整产业链。因“水产品+海洋经济”题材受关注,在水产股集体走强背景下,于11月21日反包涨停,近三日两连板,最新股价4.75元,涨幅9.95%;11月20日股价下跌5.68%,但主力资金净流入3354.29万元,呈现背离式吸筹迹象,作为“国资重组”题材代表股之一,股价波动主要受行业情绪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