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富能源利润大降61%,但背后原因并不简单
天富能源(600509)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1.02%,这一数据迅速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公司10月20日发布的三季报,单季度实现营收18.63亿元,同比下降15.13%;净利润仅为7044.03万元。而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为3.74亿元,也同比下降了24.23%。乍看之下,这似乎是一家传统能源企业经营承压的典型写照。
但细究财报说明,这次利润下滑其实有明确的结构性原因。公司在公告中明确指出:上年同期存在碳排放权销售带来的非经常性损益约0.62亿元,而本报告期并无此项收入;同时,去年还可享受以前年度所得税抵免政策,今年该项优惠已执行完毕,不再产生影响。换句话说,去年同期的利润基数较高,属于“一次性利好”,而今年回归常态,并非主业突然恶化。
一次回调,还是长期隐忧?
从财务评估来看,天富能源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同比基数波动这么简单。目前公司面临偿债压力大、资本开支高、经营现金流难以覆盖投资支出的局面。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偏低,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在下降,显示出回款效率有所弱化。这些都不是短期因素能解释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发布三季报的同一天,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出售公司碳排放配额的议案》,计划通过全国碳市场出售约64万吨碳排放配额,收益将计入非经常性损益。这说明公司正在主动利用碳资产变现来补充现金流。虽然短期内有助于改善报表,但我认为这也反映出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仍显薄弱,需要依赖政策性资源调节利润。
我怎么看这家公司的未来?
说实话,我对天富能源的看法是复杂的。一方面,它地处新疆,作为区域型综合能源供应商,在电力、热力和天然气领域有一定基础;另一方面,它的财务结构让我有些担忧——高负债、弱现金流、依赖非经常性收益,这种模式在行业波动中抗风险能力偏弱。
不过,公司此次主动出手碳配额交易,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它正在尝试把“双碳”战略转化为实际收益路径。如果后续能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运营效率,而不是一味靠卖配额填利润缺口,那未来的转型仍有看点。
但从当前股价走势看,主力资金五日净流出超3.4亿元,技术面也处于空方占优状态,市场显然还没完全消化这些信息。短期震荡恐怕难以避免。我保持观察,但不会轻易下注。